第11版:教育在线

你家的孩子是不是“超常儿童”?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2月15日   第 11 版)

2月13日,北京市160余万中小学生重返校园,迎来新学期。当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分校的“宝贝们”回到了久违的校园,兔年开学拉开了大幕。本报记者 贾宁 摄

作者:程黎 耿逸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而超常儿童是人才资源中的“富矿”,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后备力量。

父母往往有条件比其他人更早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并给予显性或隐性的教育,促进他们天赋潜能的发展。因此,家长有必要了解超常儿童早期发展中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早期识别、早期教育做好准备。

——编者

“超常儿童”(Supernormal Children/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一词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范先生于1978年提出,即智慧和能力超过同龄儿童发展水平的儿童。我国古代称超常儿童为“神童”,古希腊称之为“金人”,且都认为超常儿童出众的才智是天赐神赋的。到了19世纪中期,英国人种学家高尔顿出版了《遗传的天才》一书,提出超常儿童卓越的天赋和能力是由遗传决定的。自此,西方研究者逐渐从单一能力,即智力发展的视角认识超常儿童。但是随着对智力研究的不断深入,“超常儿童等同于高智商儿童”的观点开始受到质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超常儿童的能力应该在多个领域中有所表现,包括创造力和非智力个性因素。如我国心理学家查子秀先生提出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是智力(才能)、创造力及良好的非智力个性特征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同时,受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论的影响,超常儿童能力的动态发展观逐渐兴起,人们逐渐将超常儿童的“天赋”看作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然形成、不断变化的一种特性。由此可见,中西方学者对超常儿童的认识经历了从神学取向、单一能力取向、多元能力取向到动态发展取向的演变过程。具体而言,在成因上,由先天遗传向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认识发展;在核心能力上,由单一能力向多元能力取向发展,同时关注认知和非认知因素;在可塑性上,由静态固化向动态可塑的观点发展。

近年来,人们普遍认识到,只有在超常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给予相适应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才可能充分挖掘其潜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父母往往有条件比其他人更早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并给予显性或隐性的教育,促进他们天赋潜能的发展。因此,家长有必要了解超常儿童早期发展中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早期识别、早期教育做好准备。

儿童早期是指从出生到六七岁入小学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超常儿童在认知和非认知因素上均表现出不同于常态儿童的发展特点。

认知因素是指参与认知加工活动的要素,如感知觉、注意、观察、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与常态儿童相比,超常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呈现出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的特点。

首先,感知觉、注意和观察是认知加工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超常儿童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品质较高,但在注意方面可能存在风险。

超常儿童具有更敏锐的感知觉。已有研究发现,超常儿童在视知觉,如颜色、形状、方位等方面,以及听知觉,如语音、音乐等方面都明显比常态儿童更敏锐。如被陈丹青誉为“中国毕加索”的毕昌煜,虽然在3岁时被诊断为孤独症,但是对色彩的感知异常敏锐,7岁才执起画笔的他,15岁时的画作不仅得到陈丹青、吴冠南等国内著名画家的认可,还在纽约时装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等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又如举世闻名的著名音乐家莫扎特,从小拥有绝对音高,能够在没有参照音的情况下,辨别出任何声音的音高。

超常儿童具有较高的注意品质。超常儿童的注意稳定性好,集中度高,注意广度广,注意分配能力比较强,常常在“无意”中发现、了解许多事物。如居里夫人从小读书非常专心,即使别的孩子故意发出噪音逗弄她,也丝毫不能把她的注意从书本上引开。但是,超常儿童也易在注意方面“过度兴奋”,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风险高于常态儿童。

超常儿童在观察力方面呈现出更加迅速和细致的特点。一些个案追踪研究发现,科学和艺术领域的超常儿童具有极强的观察力,能够快速察觉细微的差别。如创立动植物双名命名法的瑞典生物学家林奈,从小就特别喜欢观察植物,8岁时因为能够分辨大量植物而得到“小植物学家”的别名。

第二,记忆和思维是比感知觉、注意和观察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活动,超常儿童在这两方面常常有更优异表现。

超常儿童对事物识记迅速,并且保持长久。古今中外,记忆卓群的超常儿童不胜枚举,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自幼聪慧,5岁就可以作诗,读书一目十行,遇到的人和事均过目不忘,12岁便被宋真宗破例赏了进士出身,任六品京官。

超常儿童思敏捷、灵活,理解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具体表现为更强的抽象思维,如概括能力强,可以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在问题解决时能够快速而深入地理解问题。数理领域的超常儿童最能体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对数字敏感,痴迷于数学的“韦神”韦东奕和破解百年物理界难题的青年科学家曹原,均拥有卓然的抽象思维。

第三,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离不开高级认知的参与,超常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往往更早、速度更快、掌握水平也更高。已有研究表明,超常儿童至少比常态儿童早2个月开口说出第一个词;口语的流畅性和复杂性也更高;很早就可以说出具有复杂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的句子。此外,他们识字也早,至少比常态儿童早两年进入自由阅读阶段。当然,超常儿童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的出色表现与他们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密不可分。如四岁“能让梨”的孔融,从小聪明机智,能言善辩。面对陈韪“(孔融)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有作为”的评价,立时反讽道:“那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留下了“小时了了”的典故。

非认知因素指激发、调控认知活动和行为的因素,如动机、意志、情绪情感和道德等。

第一,动机是对行为的激发和维持。好奇心、兴趣是产生内部动机的重要因素。超常儿童往往有强烈且深刻的好奇心,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深究事物的本质规律。此外,他们兴趣广泛,且会在兴趣驱动下潜心钻研某一领域的知识。如达尔文从小就对自然界事物非常好奇,尤其喜欢搜集和研究各类昆虫。他对化学也很感兴趣,曾和哥哥一起偷偷在家建了一个化学实验室。

第二,坚持性、韧性和意志力等是维持行为的关键因素。超常儿童在学习或活动中遇到困难时通常表现出很强的韧性,不会浅尝辄止,轻易放弃。如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亨利·福特,从小着迷于机械,经常拆开研究。他曾把茶壶嘴堵住,放在火炉上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最后茶壶爆炸,福特被严重烫伤了。12岁第一次看到火车后,福特在家做了一个小蒸汽机,结果不小心爆炸,烧了家里的院子。尽管如此,他对机械制造的热情不减,15岁便独立造出一台内燃机。

第三,情绪情感是个性的核心成分,具有组织、调节、引发动机等功能。超常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较早,他们往往比常态儿童更早地产生如内疚、羞耻、自豪等复杂的情绪。此外,超常儿童的情绪敏感性更高,且情绪情感体验更为强烈,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结果。他们既可能发挥情绪情感发展的优势,成为高情绪智力的人,也可能因为无法调节过早产生且强烈的情绪情感而出现情绪行为问题。

第四,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超常儿童的道德发展较早,水平较高。在道德认知方面,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会独立思考道德问题,如对道德两难问题有超前的理解,更早且更深入地理解公平、正义和责任。在道德情感方面,他们同理心强,较早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为不公正的人或事打抱不平。但是,与较高的道德认知相比,超常儿童的道德情感调控能力略显不足,导致他们很容易感到挫折、迷茫,甚至受到伤害。

超常儿童是人才资源中的“富矿”,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后备力量。作为家长,我们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此,如果家长能正确认识和及时发现孩子的超常天赋,并为他们提供符合发展需求的早期家庭教育,将有利于儿童天赋潜能的发展,为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程黎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创造力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耿逸馨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2023-02-15 程黎 耿逸馨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8155.html 1 你家的孩子是不是“超常儿童”? 38,15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