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绘就“村美民富”的新画卷

——西安市政协献计乡村振兴发展小记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2月24日   第 02 版)

本报记者 路 强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在2月16日闭幕的西安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是政协各参加单位、专委会和政协委员们议政建言的焦点话题之一。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过去一年,西安市建设高标准农田9.42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但是“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提出,抓好粮食生产,首先要完善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积极争取国家、省对农业领域的各项投入,包括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排水设施建设等,加大渭北地区农田排水设施的修复完善,进一步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一些地方通过流转的方式把土地集中,但是流转后,很多都种上了经济作物,变成了果园、苗木基地、蔬菜种植园等。短期看,可以使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长远看,必然会带来粮食安全隐患。”对此,西安市工商联建议,探索在已划定的基本农田基础上,推进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更加严格的用途管制。同时,要大兴农田水利,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基础产出水平。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民建西安市委会指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前提是扎稳农业根基,要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稳定粮食产能的基础上,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健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聚焦“农田、农机、农业环境”,转变要素投入方式,推动农业装备升级和标准化生产;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以种养大户与家庭农场为主体、合作社为纽带、龙头企业为引领、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周至秦岭猕猴桃、泾河茯茶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截至2022年,全市猕猴桃产量占全省40%、全国20%、全球10%,猕猴桃已经成为西安响当当的‘金名片’,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市政协委员、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主任雷玉山为做强做优西安猕猴桃产业给出了建议,即科学编制《西安市2023至2030年猕猴桃发展规划》,挖掘西安猕猴桃品种资源和技术优势,高标准建设现代产业示范园。到2030年,新增猕猴桃种植4.5万亩,总面积达到50万亩,年产鲜果80万吨,综合效益超过100亿元。另外,重点实施三产融合示范园建设、品种技术创新、土壤改良与老园改造、贮藏加工配套、防灾减灾、品牌创建等“九大工程”,聚力打造“周至猕猴桃”地域公用品牌。

发展乡村旅游业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更是破解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创新举措。西安市政协委员、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高东新说,近年来,西安市出现了一批更富个性、更具特色的精品民宿、乡村度假酒店、乡村度假中心、乡村体育旅游俱乐部等产品。但是依然存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农村专业化旅游管理、营销人才不足等问题。他建议,要立足城乡融合,统筹市域乡村旅游布局,对乡村交通、给排水、通信、电力、燃气、环保等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突出亮点。将各项扶持乡村发展的资金统筹集中、精准使用,打造一批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美丽乡村,高起点发展现代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市政协委员、鄠邑区政协主席李军考表示,西安文化家底厚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前景广阔。作为沿山区县的鄠邑,因地制宜持续探索艺术与乡村的共存共生,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取得了很多好的经验。但全市乡村文化资源仍存在统筹研究不足,资源活化利用不够,与旅游、教育等协同发展成效不明显,引进人才、创意、资金较少,区域联动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李军考建议,要进一步盘点乡村文化资源家底,开展乡村文化资源调查,建立重要乡村文化资源电子档案;落实保护责任,制定全市乡村文化资源系统保护方案;挖掘内涵、活化传承,打造特色鲜明的“关中农耕文化博物馆”或“农耕文化产业园”,丰富农业文化遗产展示窗口;加强非物质文化传承,支持剪纸、农民画、布老虎、花馍等手工艺传承发展,推动文化产品形成品牌走向市场,让群众的“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2023-02-24 路强 ——西安市政协献计乡村振兴发展小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8629.html 1 绘就“村美民富”的新画卷 38,62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