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政协新闻

打造有温度有内涵的幸福成都

——成都市委书记与政协委员共话高质量发展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2月25日   第 03 版)

本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武蓉 郭健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发现、早干预,可以有效地延缓全面失能的到来。”

“干预的效果怎么样?”

“据四川省医学会评估,可降低我市人口至少30%、约6.6万人发病,节省直接医疗开支至少85.5亿元,社会综合效益将超百亿。”

“事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相关部门要持续关注和跟进。”

在2月20日召开的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联组会上,市政协委员朱盈盈代表民盟界别发言的内容引起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的高度关注。施小琳现场指示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充分吸纳。

会上,来自市政协民革、民建、农工、致公、经济等界别的10余位政协委员围绕“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主题,用一条条卓有见地的建言,展现了新一届市政协委员满满的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在推动川渝两地在各领域合作走向深入。农工党界别的委员们把目标锁定在“成渝医卫协同发展”上。针对如何进一步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他们呼吁将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共建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打造西部医疗高原;打造跨区域的新型医疗卫生联合体,提高成渝两地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合作模式,推动成渝两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下沉。

对于建设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致公党界别的委员们经过深入调研提出,应结合成都实际做好近零碳专项规划,明确“路线图”“任务书”,尽快研究出台更为详尽的近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加快试点园区传统业态转型升级,优化调整园区能源结构,以近零碳园区建设带动绿色转型、引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时,打造数字化碳化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以科学精准掌握降碳减排真实情况,探索尝试园区建设与碳交易机制。

“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让广大青年筑梦成都、圆梦成都。”来自共青团界别的任娜委员以大量数据和表格对成都青年发展现状进行科学分析,代表共青团界别委员提出了构建青年发展型城市生态,实现青年与城市共成长的建议。针对青年就业、创业、居住等急难愁盼问题,她呼吁,通过深入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完善青年住房保障体系、婚育服务保障机制,实施“家门口”好学校计划,完善青年意见建议表达机制等方式,营造对青年更友好的城市环境“生态圈”;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蓉城英才计划”等,搭建青年建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平台,为成都集聚更多青年人才。

在认真听取并一一回应委员们的发言后,施小琳对委员们广阔的视野和专业的建议给予高度评价。她勉励大家要主动担当作为,坚守为民情怀,提升履职能力,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部署安排,更好地聚共识、汇民意、献良策,为打造更有温度更有内涵的幸福成都提供好思路、贡献金点子。

“市委书记现场给我们出题目、交任务,体现了市委对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政协委员的充分信任。”主持会议的市政协主席张剡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新起点新任务,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入调查研究,多建有用之言、多献可行之策、多出助推之力,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成都贡献更多政协力量。

2023-02-25 韩冬 ——成都市委书记与政协委员共话高质量发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8695.html 1 打造有温度有内涵的幸福成都 38,69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