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张建国委员:

把戏曲这门艺术推出家门、推向世界

本报融媒体记者 解艳华 王慧文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04日   第 05 版)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几年时间过去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得怎么样了,当时在现场的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建国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戏曲虽然被称作传统艺术,但它始终没有脱离时代,且一直与时代同行,为时代讴歌。”回忆起总书记亲切嘱托的场景,张建国仍记忆犹新。

戏曲艺术的美,在于细腻生动的唱词,在于舞台人物一姿一态的演绎,但随着文化多元化发展,戏曲这一古老的国粹艺术如今已站在新时代的十字路口,如何让戏曲艺术依然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在张建国看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是戏曲发展的“指南针”,让他体会最深的是,想要出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剧目,首先要坚持守正创新。

“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戏曲才能走得更远,才能与时代相碰撞、相结合。从新编历史剧《杨门女将》到《白毛女》《红灯记》等现代剧,这些优秀曲目无一不阐释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尤其是近几年,京剧界作品创作量在不断攀升,现代题材与传统京剧艺术相结合的创作形式层出不穷。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但如今唯有中国戏曲得到延续,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得到了越来越多青年人喜爱和关注的原因。”

谈到戏曲艺术的传承,张建国介绍,他所在的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已陆续收集整理了196位老艺术家“谈戏说艺”的视频材料,“如今回过头来再看,其中已有60%左右的老艺术家离我们而去,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是戏曲传承的宝贵财富。”

此外,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挖掘抢救濒临失传的优秀传统剧目、教学剧目,从2016年至2021年,已有56出京剧传统剧目得到挖掘和整理。“让这些慢慢偏离舞台的传统剧目得到抢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立于传统之上再创新,才有机会重新奉献给广大观众。”

如今,张建国依然在创作新戏的路上继续努力,“每当读到喜欢的剧本,总是夜不能寐,恨不得马上投入创作!”在脑海中一遍遍构思剧中的人物形象,对张建国来说,唱腔上的设计,表演形式上的亦快亦慢,都需要长时间的打磨,“对戏曲的创作只有足够投入,才能出精品。”

前不久,由他主演,配备3D效果的京剧《诸葛孔明》已完成录制,当传统戏曲邂逅直播、数字技术等新元素,整个戏曲行业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向前推进。“戏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已成为现实,推动中国‘戏曲元宇宙’建设,让科技助力戏曲艺术的传承与传播,把这门艺术推出家门、推向世界,最终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感受戏曲之美。”

张建国对于戏曲繁荣发展的思考还不止于此,“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是人的艺术,没有人才很难出精品。一个‘角儿’能担起一台大戏,甚至能救活一个院团、一个剧种,所以戏曲艺术能否繁荣发展关键在人。 ”

那这个“角儿”怎么出?也是张建国近年来一直在呼吁的一件事——培养戏曲人才,建立完善的戏曲人才培养和筛选机制,进一步深化戏曲院校改革,今年张建国还将继续推动第四届“中国京剧之星”相关工作的落实。“为京剧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机遇,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只有锻造出更多优秀人才,才能让观众看到更多好戏。”张建国说。

2023-03-04 本报融媒体记者 解艳华 王慧文 张建国委员: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8990.html 1 把戏曲这门艺术推出家门、推向世界 38,99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