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年,作为分管卫生健康、医疗保障、体育、教育等领域工作的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俊彩的忙碌可以想见。
“2022年3月,辖区内学校出现新冠感染者后,我作为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执行指挥,便一直住在指挥部里。每出现一个‘十混一’检测样本,我们就要在最快的时间里完成身份确认、上门检测、确定感染者、问询轨迹、找到风险点、管控消杀等一系列工作,通常都是连续四五十个小时不眠不休。平时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环境监测工作也要落实到位。”刘俊彩说。
去年12月,疫情从重防控向保健康、防重症转段后,刘俊彩从前方指挥部撤回区政府,办公室成为她的“新住址”。为了更好解决转段初期相关药品需求量大和医院发热门诊、急诊就诊量增加等问题,她多次召开会议紧急部署,并坚持每晚一个人从区政府步行到协和医院、北京医院、普仁医院等辖区医疗机构,查看就诊的人数和秩序。“这样一圈走下来,我就能对辖区医院的实际就诊状况有大致了解,能判断出当下的救治阶段是高峰期、平台期还是平缓期,以便针对每天的情况制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抗疫3年,东城区的疫情防控成绩可圈可点。但在采访过程中,刘俊彩讲述的都是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辛苦不易和老百姓的支持与配合。
工作之余,刘俊彩也开始思考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问题:“我们的公共卫生体系长板在哪?短板在哪?怎么规范固化长板?如何通过机制的再优化、流程的再塑造来补齐短板?怎样更好地通过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把北京乃至全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更好?只有准备得好,才能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做到平战转换从容有序。”
成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后,刘俊彩将这些思考写进了《关于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队伍建设的提案》,提出提高人员编制数量,发挥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机构作用,完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居民需求设置相关科室、配置相关设备,有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参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社区卫生服务站模式,逐步将村委会或乡村医生个体举办的村卫生室转变为由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促进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等建议。《关于规范开展学生心理测评工作加快建立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提案》和《关于深化“体教融合”发展新路径的建议的提案》也已通过委员履职平台完成提交。
“去年的春天,我大部分时间是在疫情防控会议室里度过的,直到某天出门,发现路边的树已经发芽,才想起春天已经来了。今年,我参加这场春天的盛会,我会倍加珍惜、不辱使命。”刘俊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