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杨朝明代表:

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奋斗史

本报记者 司晋丽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05日   第 05 版)

2022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指出,“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我特别认同总书记的话。能看见多远的过去,才能看清楚多远的未来。中华民族筚路蓝缕走到今天,5000多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杨朝明表示。

“逆全球化”趋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叠加新冠疫情……过去三年多以来,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环球同此凉热——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产业链供应链要恢复至疫情以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研究者,杨朝明善于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他告诉记者,任何时代都会发生不可预测的困难或灾难,客观环境对于哪个国家都一样,关键是谁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危中寻“机”。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在杨朝明看来,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是可以从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以刚健有为、博大宽厚的心境和格局不断奋进。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到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考察,并仔细翻阅《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籍。当时,杨朝明担任孔子研究院院长,通过与总书记近距离接触,他清晰地感受到,总书记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以实际行动明确告诉世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灾妖不胜善政’,孔子看待疾疫的态度也给我们很深的启示。”杨朝明阐释道,越是敬慎,越要积极主动。灾难也是检视我们应对能力的时刻,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让光照进黑暗,要从容机智,以国家行动力形成凝聚力。

三年来,我国始终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春节前后,一些省份的招商团主动“出海”洽谈合作,国家相关部门也多措并举助力企业拓市场、拿订单。杨朝明认为,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等因素的具体体现。在上下5000年的历史中,不乏依靠信心走出困境的案例。

“到了近现代也一样。参观过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人们都有感而发,两万五千里长征走得太艰难了!如果不是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心,就不会有穿草鞋翻雪山,不会有壮怀激烈的飞夺泸定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一穷二白,但通过一心一意抓生产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全国上下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果,各项社会制度也日臻完善。”杨朝明感慨,“爬坡过坎”是不同时代里永恒的命题。

2023-03-05 本报记者 司晋丽 杨朝明代表: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9114.html 1 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奋斗史 39,11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