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广告

重庆:每一个生态的“春天”都如约而至

陈娟 余常海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07日   第 04 版)

开往春天的列车 (彭伟/摄)

鸟瞰重庆主城

千里碧波,万里晴空,从高空俯瞰,静卧于长江之中的重庆广阳岛,就像一只碧绿迷人的眼睛,在青山碧水之间,迎来游客的欢声笑语。江岸边,鸢飞草长,欣欣向荣,这是重庆春天最动人的色彩,更是重庆生态保护下最迷人的“春天”。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新时代,重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重庆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优美、更安全。

新征程,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对重庆来说,既是政治责任也是历史使命,重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新重庆,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新春上班第一天,重庆就召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明确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庆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提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能级大幅跃升等关键任务,着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实施生态系统保护,持续开展污染治理,加快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庆,正吹响时代的最强号角,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建设美丽重庆,迎接每一个春天如约而至。

迎春天

矿山蝶变的青山

绿意盎然,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境内的中梁山森林公园,曾经的矿井和噪音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鸟语花香,山下,跳磴河清澈见底,一眼望去满是春天,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中梁山是重庆的“绿肺”,森林覆盖率超过90%,集聚了奇峰、奇洞、奇泉、奇寺、奇闻等十大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

作为重庆主城区首个全开放式无围墙森林公园,这里树林茂盛、空气清新,适合登高望远、爬山郊游,成为重庆人登山迎春的首选。

但是,迎接每一个春天到来之前都要经历凛冽的寒风。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市民喜爱的郊野踏青地,在两年前还是座“脏乱差”的废弃矿山。中梁山煤矿于1959年建成投产,长久以来,地上采石、地下挖煤的开发模式使中梁山脆弱的生态不堪重负。

2019年7月,重庆市开展主城区缙云山、铜锣山、中梁山、明月山“四山”保护提升工作,为加大“四山”保护力度,九龙坡区实施了中梁、云峰两个村的整体搬迁,策划推进中梁山风景区项目,加快中梁山花博园、矿坑整治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拆除违章建筑60余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50余万平方米,把中梁山建设成了城市绿肺、市民花园,极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中梁山的生态得以恢复,创新的治理机制让废旧矿山展新颜。

如今,废弃矿山摇身一变成为“城市绿肺”与“市民公园”。“一矿一策”的差异化修复模式,将不同矿坑分别改造为公园、花园和果园,实现废旧矿坑治理恢复生态效益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效转化。

据统计,2018年以来,重庆市共调查统计废弃矿山9339公顷,截至2022年底累计完成修复治理5135公顷,实现了山体生态修复与景观再造。

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不断在重庆诉说,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江心岛——重庆广阳岛,曾规划开发300多万平方米房地产,2017年8月,重庆市委、市政府果断按下广阳岛开发“停止键”,启动“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建设。

5年多过去,广阳岛生态修复主体完工,植物从383种增加到594种。而无论是广阳岛还是中梁山森林公园,它们的变化都是重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最生动的写照,也是重庆用行动迎接“生态春天”的坚定信仰。

遇春天

亲邻共建的花园

花园城市,人人向往,在如今的城市社区中,如何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紧密联结起来,并成为中国民众未来的生活方式,重庆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找到了独特的生态密码——“亲邻自然”生态花园共建。

在重庆两江新区邢家桥社区,“春天”与城市社区相遇,撞了个满怀。从2022年开始,邢家桥社区就开启实施了“亲邻自然”生态花园共建计划,将楼栋间的部分堡坎坡地、硬化地面、梯坎楼角等空间建设为微生态花园,将房前屋后荒地院坝变为生态庭院。

该计划整合生态、艺术、公益等领域跨界资源,联合基层部门及社区居民志愿者组成协作工作组完成生态花园的共建共治。“生态花园建好后,遛遛狗、拍拍照、晒晒太阳,时刻都能感受到绿色气息。”今年78岁的社区居民沈胜玉对这个计划赞不绝口。他告诉笔者,重庆山城特性明显,不少高坡地浪费较大,共建后让高坡更绿,社区更美了。

据了解,一个生态花园建设内容包括多个花池,如可食花园、香草花园、生境花园、可移动花园、攀爬花园等,另外还有生态池、昆虫屋、蚯蚓塔等生态花园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工作坊、生态保护艺术创作等多项内容。

“亲邻自然”生态花园共建计划的负责人之一,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曾途告诉笔者,这种现代生态环保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非常契合,以效法自然的永续发展方式,满足人类的食物、能源、住所等各种物质与非物质需求,彰显出人与大自然的协调统一。

曾途向笔者介绍,如今,他们通过生态花园的共建,重塑自然生态与人文和谐的价值共同体,正努力将生态花园打造为重庆市探索乡村振兴、艺术激活乡村、城市更新、城乡居民生态文明践行、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综合创新的成功样本。

城市社区的绿化仅仅只是重庆推进绿色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重庆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2022年达到55%。2023年,重庆将持续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50万亩、国家储备林100万亩,治理坡坎崖100万平方米,并深入推进江河两岸水源涵养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每一个家庭创造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

爱春天

留恋“忘返”的候鸟

“你看,穿梭在荇菜群里的就是斑嘴鸭。这里水鸟的种类和数量是越来越多了。”站在双桂湖畔,观鸟爱好者杨秀勇一次次举起相机,记录下水鸟嬉戏的画面。

每年秋冬,成群的候鸟飞越重峦叠嶂,像奔赴一场与春天约定,来到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在这里找到家的港湾。2022年,已有8000余只候鸟飞来,数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包含中华秋沙鸭、灰雁、鸳鸯等珍稀鸟类。双桂湖已俨然成为鸟类迁徙途中一个幸福驿站和部分候鸟的重要越冬地。

不仅如此,如斑嘴鸭是冬候鸟,原本春天后便离开,如今它们似乎更为“享受”双桂湖的春天,留恋这片湿地,由候鸟变留鸟,这也是双桂湖水质提升、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力佐证。

双桂湖位于梁平城区,因受污染曾一度沦为“黑臭湖”。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向笔者介绍,梁平区在实施入湖三大河流生态治理、完成生态搬迁、建设环湖雨污综合管网、建设环湖小微湿地群等十大举措的过程中,尤其注重呈现双桂湖的原生形态,加强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

梁平区以“四保”为出发点,即保留双桂湖周边林盘群落,保护曲美岸线;保留湖泊水陆交替空间带、山地自然地貌,使田园风光再现;保护野生动植物,划定生态保育区,建立无人区,营建动物自然栖居地和鸟类迁徙通道;保留原生态,坚持自然修复,让双桂湖“北动南静”,复原自然生态风貌。

同时,梁平区以建设环湖小微湿地群为湖岸生态保护修复的切口。沿湖岸前行,泡泡湿地、生物沟、雨水花园、稻田湿地等小微湿地镶嵌岸边,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小微湿地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湖岸边的林木、草地有机结合,形成林草湿一体化的湖岸生态系统。”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袁兴中告诉笔者,经过系统性设计,小微湿地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既净化地表径流,改善湖水水质,又形成城市多维迷你生命景观,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家园。

本是“过客”的斑嘴鸭安家了,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连续多年冬天来做客,阔别重庆39年的灰雁现身了……如今,双桂湖水质由Ⅴ类变为Ⅲ类,277种脊椎动物、623种高等维管植物在此和谐共生。湿地生态景观的修复,环湖智能步道、环湖栈道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也让这里成为市民共享的绿意空间,2022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秘书处为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颁发证书,梁平是我国西南地区仅有获得此称号的城市。

据统计,如今,重庆分布有野生维管植物近6000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800种,江河鱼类180余种,共设立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在内的218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126.9万公顷,占重庆市面积的15.4%,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地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资源进行系统就地保护,有效保护了重庆9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90%以上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重庆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享春天

点“绿”成“金”的期待

每一个春天都值得期待。就在最近,重庆三峡银行以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为质押,向武隆区某农业企业授信5年期、5000万元专项贷款,助力企业开展乡村振兴、环境美化、生态保护等项目。该笔贷款是重庆市落地的首笔“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务”。

该业务是重庆三峡银行参考重庆市碳汇交易市场价格,与重庆征信有限责任公司联动,对林业碳汇未来预期收益权进行测算,以预期收益权为质押向企业提供融资的金融服务。

重庆市武隆区是全国少有、重庆市目前仅有的同时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双创”区县,森林覆盖率达65%,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正全力打造绿色发展创新示范区。

武隆区可供开发林业碳汇的林业面积100余万亩,如何盘活这些绿色资源价值,更好服务绿色经济发展,成为武隆区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重庆三峡银行了解到武隆区将围绕仙女山开展乡村振兴、环境美化、生态维护项目,便第一时间派出业务骨干上门提供金融服务,创新运用“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务”快速发放专项贷款,既解决了武隆区绿色项目资金难题,也盘活了武隆区的生态资产。

此外,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开展了全国首个覆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的“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建设工作,“碳惠通”如今已累计备案减排项目7个,项目涉及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截至2022年底,重庆市核证自愿减排量(CQCER)323万吨,总交易金额达8.3亿元。

积极助力企业盘活绿色资产,点“绿”成“金”让碳排放交易成为重庆绿色金融发展“春天”,也助力了重庆的产业转型升级。5年来,重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2.9%。2022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等绿色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如春天一般的绿色已成为重庆发展更加动人的色彩,而无论是哪一个春天,都是重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2023-03-07 陈娟 余常海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9312.html 1 重庆:每一个生态的“春天”都如约而至 39,31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