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评论

供给需求双发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特邀评论员 龚六堂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07日   第 10 版)

习近平总书记5日下午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发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双循环为主的格局在逐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开始发挥作用。主要体现在:GDP总量以及人均GDP水平不断提升,对我国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形成基础支撑;消费总量不断提升,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国家;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吸引的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不断上升;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结构发生改变;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形成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

但同时,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从国际来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和地缘冲突加剧,全球政治经济风险,粮食、能源安全问题突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遇严重冲击,发达经济体紧缩政策累积效应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加大,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我国进出口稳定增长难度加大。

从国内来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首先,总需求不足问题仍较突出。从消费来看,2022年我国消费是下降0.2个百分点;从投资来看,我国整体的投资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特别是民营经济的投资水平只有0.9%,外商投资呈负增长。其次,供给面临的结构性约束较强。一方面,高端制造业方面的核心技术产品依赖进口,自给率不足,集成电路等高端产品的进口额连创新高,高端芯片的进口受制于人。另一方面,从消费升级的供给来看,应对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美容、交通通信和居住等升级的供给不足,针对不同地区的消费升级应对不足;高端消费领域供给不足,高端消费品品牌不够。此外,地区之间市场分割,贸易和要素流动成本偏高。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需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发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断提高科创水平,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研发的投入,保持研发投入的强度继续提高;改善研发的结构,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的结构,一方面保持数字核心产业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通过产业数字化促进我国三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居民收入增长目标,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解决我国消费增长的根本。首先,进一步强化居民收入增长目标,严格落实居民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基本同步。其次,完善要素市场的分配机制,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此外,改善居民的收入结构,提高财产性收入占比,特别是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与此同时,关注不同等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一方面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提高民营经济的投资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对外积极应对风险,特别是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对内应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对企业债务,特别是国际债务的风险。资本市场要持续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应对因为国际资本流动所产生的市场波动;金融市场要切实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防范热钱的流动,防范国际金融风险扩散到我国,防范国内金融风险。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大学数量经济与数理金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

2023-03-07 本报特邀评论员 龚六堂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9333.html 1 供给需求双发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39,33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