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文艺工作者重任在肩。这也成为两会文艺界委员讨论的热点。
寻找中国故事的情感共鸣
2022年3月4日晚,中国残疾人运动员李端在万众瞩目中,登顶、静立、面对着火炬台。那一瞬间,时间凝滞了,所有人的心跳都紧随着李端的动作:他以手为眼,探寻、摸索、感触……无比漫长的60秒后,他终于将火炬顺利嵌入,主火炬熊熊点亮,万众欢呼——这是发生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个瞬间,感动了中国,震撼了世界,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中经典的中国时刻,也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的中国故事。
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沈晨创作生涯中意义深重的一笔。作为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他与主创团队在创意上大胆设想——首次采用盲人运动员点燃残奥会的主火炬。在他看来,当这紧张的一分钟从创意内容的设想到人选的确立,从“完成者”特点的挑选到排练精细程度的把控等,所有环节都倾注了中国故事的真情实感,所有环节都高度适配时,便产生超出预期的效果。
这次创作,也让他对中国故事的世界化表达有了新的思考——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所有人都在其中找到了情感共鸣,留下了正向的思想印记。“讲好中国故事,创作者内容选材要严、思想开掘要深、艺术创造要精,寻找故事深层蕴含的情感与心灵触动。”沈晨说。
3月6日是中国传统节气惊蛰,一曲“惊蛰——春雷动”让观众们感受到中国二十四节气“天合一、顺时而动”哲学内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刘学俊告诉记者,中国广播艺术团历时5年打造了《万物生长——二十四节气交响套曲音乐会》,以传统二十四节气为立意,将其转化为世界通用的音乐语言,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让海内外的音乐爱好者都能够了解中国的节气文化,其秘诀就在于——“用跨越世界的情感共鸣来讲好中国故事”。在刘学俊看来,这对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内外广泛传播有着重要的探索和实践意义。
塑造中国故事的文化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一国的强大不仅是经济的强大,更是文化的强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舒勇认为,文艺作品是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要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这篇“大文章”,就要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符号,令人一见难忘。
“李端点火的定格瞬间,被全世界各个媒体争相报道,已然成为北京冬残奥会的‘形象记忆’,凝聚着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彰显着当代中国人从容自信、胸怀万壑的气魄,书写成一个意义深重的、具有传承价值的中国故事。”沈晨表示,纵览经典作品,观众无法记住每一个细节,但是,作品中的或桥段、或音乐、或人物、或瞬间会被深深铭记,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确立中国故事的文化符号,展现独特的中华文化形象,对于任何一个艺术作品而言,都尤为重要。
创新中国故事的传播路径
“为了让中国‘二十四节气’文化在海外落地,我们积极推进与国际媒体合作,通过短视频、音乐原声、纪录片等多种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从语言、故事、文化、音乐多角度阐释二十四节气里的文化脉络,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刘学俊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新媒体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有精品力作,还需创新传播路径,使其完整、丰富、立体地展现给海外受众。
为此,刘学俊建议,构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借鉴、欣赏、融通的平台,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世界范围内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包罗万象,我们应积极探索创新传播模式,通过多元化、艺术化的叙事语境,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让世界了解中国,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彰显中华文明的智慧与力量。”刘学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