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让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倍感振奋。
“目前,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大而不强,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亟待提升。今年两会,我提交了《推进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的提案。”李宝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自称“植物医生”的李宝聚不分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一心扑在蔬菜病害诊断与防控一线。“科研人员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花费时间和心思很难出成果,多付出才能有回报。”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在蔬菜花卉研究所,提起李宝聚,大家都说,“实验室才是他的家”。
李宝聚曾带领团队对我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设施蔬菜产区进行长期监测,率先发现世界新纪录寄主病害10余种,国内新纪录寄主病害30余种,订正以往错误诊断病害8种,规范了我国蔬菜叶部病害的命名方式,建立了我国蔬菜病害标本库和病菌资源库,为病害精准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此,他还入选了“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李宝聚表示,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规划引导不到位,盲目发展问题较突出;老旧设施占比高,土地利用率低;科技创新不足,土壤质量和蔬菜产品安全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应制定现代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引导各地加快设施改造升级,进一步优化设施蔬菜生产区域布局,科学确定适宜的设施类型与结构,加快设施专用小型机具研发……”聊起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建议,李宝聚侃侃而谈。
“提案不求多,但一定要保质保量,我还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李宝聚表示,希望在未来五年的履职中,能够认真调研,精准发声,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和植保行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