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彰显的文化底蕴、蕴含的内在价值观,是中国故事的灵魂,也是做好传播的基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是要“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有三个关键词同样引人关注——“可信、可爱、可敬”——这六个字,诉诸共通情感、诉诸价值判断的意味极为明显。
“凭什么文化自信?就凭传统文化中的精品。”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让人们再次感受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破壁”与“出圈”。人们内心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借由舞动的“青绿”,一次次被点燃。
采访中,作为出品人,都海江在讲述《只此青绿》的创作过程时难掩激动。如果画作流传至今是历史的偶然,那么千年不褪的色彩,便是中华民族众多传统工艺造就的必然。绘画人的呕心沥血、篆刻人精雕细琢,织绢人丝丝心血,磨石人访山研石,制笔人分毫细选,制墨人千锤百炼……《只此青绿》讲的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的故事,更多篇幅给了织绢、制笔、制墨等普通人,他们没有在青史上留名,却都是《千里江山图》共同的“作者”。
“那些不曾被记住姓名的匠人们,同样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者。”在都海江看来,吸引观众的,不只是传统文化,还有被舞蹈“包装”后、与当下观众契合的审美。讲好中国故事,文博人要做的不是贴贴名牌,不只是挖掘文化遗产的功能、使用和收藏信息,更要挖掘它在当代的价值和时代意义。
中华文明经历5000多年历史变迁,有形无形的文脉传承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如何挖掘、“翻译”传统优秀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如何讲好其中的故事,是我们在前行过程中需要共同努力破解的问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为了整个民族,为了你我大家,也为那些不曾被记住姓名的匠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