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上会前,我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今年,我还可以带着什么新视角来观察全国两会?
作为两会报道“老兵”,于我,每年都是一次赋能和汲养之旅。今年,我从一个新闻事件的余音回响、一位同行委员的两会“新见”,以及一位新任委员的履职心态,吸收到丰富养分。
3月7日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台籍全国政协委员江利平分享了自己和台胞老蔡前后跨度30年的友情,他的讲述通过本报的报道,在岛内外引发关注。大会期间,他的手机微信和记者的手机微信新信息应接不暇,有表达共鸣,有分享“登陆”故事、有希望委员帮助推动的问题。与读者、受众的这番互动,触动我思考:政协故事、委员履职的故事如何向社会公众讲出新意,如何使想要表达的信息有效而生动地抵达。
如何讲好政协故事、委员故事,我在与曾瀞漪委员的采访中汲取到了“养料”。25年前,曾瀞漪作为报道者,第一次进入全国政协会议会场;如今,她再次走进会议现场,是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采访中,她分享了自己的“新见”:“原来的我,在忙于报道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发出好声音时,没有花太多心思观察人民政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这一独具中国特色民主形式背后的制度逻辑和这一民主化运行机制是怎么运行的。”她的这番“新见”,也正是为我作为两会报道“老兵”想打开的观察和报道全国两会的新窗。
两会行将落幕时,无意中看到中华文化故事讲述者吴敏婕委员谈到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的心态,“就像我对待自己专注的中华文化传播事业,当你相信做这件事情是滋养你的,它便也能滋养其他人。”新鲜感、敏锐感、开阔之心,对于上会“老兵”尤为重要,我的两会报道之旅,待续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