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态周刊

全国政协委员唐俊杰:

管好“碳排放季军”

本报记者 高志民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16日   第 05 版)

我国制冷剂年回收量不足年使用量的3%,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

“制冷剂是我国第三大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源,属于‘碳排放季军’,每年排放量超过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然而,我国制冷剂年回收量不足年使用量的3%,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在两会期间建议,尽快实现制冷剂全链条管理,大幅降低制冷剂泄漏。

与其它温室气体伴随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不同,制冷剂是人为制造用于制冷的循环工质,使用过程并不消耗。唐俊杰委员指出,只要避免泄漏,就可以实现制冷剂的零排放。

记者了解到,制冷剂的泄漏发生在制冷剂生产、设备生产、设备安装、设备运行及维修和设备拆除等过程。目前,我国在设备使用、维修和拆除过程的排放总和占到全生命期排放总量的90%以上,因此做好上述过程的泄漏控制是实现制冷剂减排的关键。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安装维修人员培训和实施设备回收标准等加强制冷剂管理。

“碳排放季军”难管,主要问题是:回收成本高,无法形成自生产业链。目前,制冷剂回收成本为4万~10万元/吨,明显高于新制冷剂的生产成本。制冷剂回收企业很难实现自主盈利,导致无法通过市场方式构建制冷剂回收产业链条;

缺乏制冷剂生命期管理制度设计。目前重点管控了设备制造和回收设备处置两个环节,中间环节缺乏减低泄漏的有效管控措施;

民众未意识到制冷剂排放危害,将制冷空调设备直接出售给废品回收个人,废品回收人员直接现场拆解导致制冷剂全部排放。这也导致超过半数拆除空调制冷设备未进入正规回收通道。

唐俊杰认为,要控制“碳排放季军”,需要三招:

一是建立可交易制冷剂回收凭证制度。制冷剂回收公司负责制冷剂的回收、再生及不可回收部分的无害化处理。政府环保部门负责核实回收制冷剂来源和监管实际处置制冷剂量,据此发放等量制冷剂回收凭证。用闭环管理使得制冷剂全生命期的关联方(制冷剂生产、使用和回收企业等)均成为制冷剂回收的推动力。

二是加大制冷剂回收相关财政和政策支持。通过科技项目设立和财政补贴推动制冷剂回收及处置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较为成熟的中国制冷剂回收处置技术体系,催生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且技术先进的制冷剂回收处置企业。

三是加速制冷剂全生命期排放管控标准和法规建设。加速制冷设备安装及维修的国家强制标准建设,大幅降低运行及维修排放。

2023-03-16 本报记者 高志民 全国政协委员唐俊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0268.html 1 管好“碳排放季军” 40,26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