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高铭: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关键。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应统筹建立创新要素的政策体系,并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形成长效机制;对于目标导向的应用研究,建立基于场景的研发品、应用和金融链接平台利于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取得实际应用效果;创新活动应注重意识和思维的养成,这是长期过程,需转换教育理念,激发内在动力,打牢具备创新活力的人才队伍基础。
■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元青: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事关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牵涉面广,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国一盘棋,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使命担当,贯彻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全过程。二、广泛深入调研,认真总结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做好顶层设计,以保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符合科技发展规律,适应当代科技发展水平,各方面有机衔接、运转顺畅。三、既要强调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全链条体系建设,也要基于面向科学前沿的探索性基础研究给予足够重视。
■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马光辉: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稳定持续支持科学家深耕,大幅度提高科技工作者投入在科研上的时间。例如,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而设立的,该方向的国家重大任务应面向国家重点实验室部署,并持续稳定支持,才能在该方向做出国际领先的成果,才能聚集和吸引该方向的优秀人才,才能避免科研人员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竞争零碎、分散的项目而无法聚焦方向并做深做强。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则可和部署的重大任务完成情况挂钩。
■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所所长蔡荣根:
科技强则国家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研究范式的变革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必须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
一是国家实验室体系、国家研究机构、高水平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核心力量,这四支核心力量应该明晰自己在创新链中的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合作打通创新链。
二是要完善人才价值观,基础研究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应该去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利用人才打通创新链。
三是科技创新关键在人,要完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体系,以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
四是尽快完善分类支持和评价体系,这是科技创新的指挥棒。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胡震:
建立国家战略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国家科技组织模式,紧紧围绕“四个面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凝练科技问题,布局战略力量,配置创新资源。以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工程建设为依托,强化项目、人才、基地、资金等创新要素的一体化配置。
结合地区的产业优势,联合高校、研究院所的专业特点组建特色研究院,形成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基础研究的问题或目标的导向性,发挥企业创新龙头作用,形成协同创新格局。
改进科技评价机制,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论文和专利,但真正可转化应用得很少,要利用好科技评价这个指挥棒,设计出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成果的快速有效转化。
■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杨新民: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关键抓手是分类评价体系的建立,包括人才的分类评价,高校的分类评价和科研院所分类评价和科研成果的分类评价等。以人才为例,我们目前已经提出了“破四唯”,但如何“立”一直没有拿出办法来,目前搞了一些省市和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试点,但其他省市和高校大部分都在观望。我建议:各高校和科研机构自己可以分类制定人才评价方案,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总结和完善,以调动各单位各类人才的科技创新积极性。
■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所长张德清:
建议在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国立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高水平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的定位和职责,配备相应的经费、人才等资源,各自聚焦主职主业,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战略科技力量间的有效合作,避免无序竞争;二是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其作为桥梁,一方面通过将企业遇到的技术瓶颈有效转化为科学问题,使国立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等找到“真问题”,促进企业与战略科技力量的合作,进而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供给;另一方面,促进企业更好地认识“实验室科研成果”潜在价值,更好地促进研究成果的转移转化。
(整理/李将辉 范文韬 高志民 王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