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 凤凰涅槃
“路是人走出来的,这句话虽然很平常,我遭逢困厄时,这样的信念支持我前进。”
——马爱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近半个世纪穿梭海峡两岸的台湾著名女企业家马爱珍的奋斗足迹,正为我们见证了致力民族复兴的优秀中华儿女的苦难岁月与伟岸襟怀。
马爱珍1941年生,河南省南阳市人,曾任台湾“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工商建研会第八届理事长、台湾女企业家协会创会理事长。现任国民党黄复兴党部副主委、台湾农渔业产销联盟发展协会创会理事长。
1950年,马爱珍跟随当军医的父亲落脚到台湾新竹。因为当时国民党当局在新竹为大陆来的老兵修建的眷村面积不大,僧多粥少,而她的父亲只是少尉军衔军医,自然没分到眷舍。于是一家三口只能暂时栖身在日据时期修建的一所传染病医院里。由于随国民党残部败退台湾,全家身无长物,连睡觉用的铺盖都没有,后来只得捡拾稻草晒干用来充当铺盖。
恶劣环境中马爱珍和父母先后感染传染病,幸亏依靠父亲的医术全家得以痊愈。非常时期,马爱珍和妈妈捡拾过菜叶,以节省菜钱;还揽过糊火柴盒的活儿,马爱珍帮妈妈一起糊;没有自来水,9岁的马爱珍便到附近井里挑水;没有熨烫衣服的设备,就把褶裙理好,摆在睡铺两层稻草中间,凭着躺卧其上的身体重量压平,而一整夜的辗转反侧,唯恐压坏褶裙……
进入中学后,她积极从事体育运动,取得骄人成绩,曾到香港参加过比赛。高中毕业后,她本可以到体育专科学院继续深造,但考虑到生活艰辛,她毅然放弃学业选择工作,挑起养家重担。结婚后,马爱珍和丈夫相亲相爱,谁知祸从天降,幸福的婚姻生活还没进入第四个年头,丈夫在一次飞行中不幸遇难。
但坚强的马爱珍没有被命运打倒,为了办理丧事和维持生计,她挺着大肚子四处奔波。微薄的薪水,无法解决一大家子人的温饱问题。马爱珍忍住悲痛,边学习边兼职。她利用中午时间学习贸易知识、恶补英文。晚上下班后到一家贸易公司兼职。
这样的工作,她每个月能赚2000多元钱,如此忙碌也只能是解决温饱,她只好把三个孩子分别寄养在公婆和自己双亲那里,独自品尝骨肉离散和对亡夫刻骨铭心的思念,奋然前行……
1970年,马爱珍迈出人生关键一步,启航创业。1974年创办一家工程技术顾问公司,1977年又创办一家工程公司,1981年,创办桦慕企业公司,并任董事长。
创业初期,因为经验不足,不到三个月工厂连连亏损,投入的3000万元台币血本无归。背负着巨额债务,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但是马爱珍不服输的性格让她又重新站立起来,咬紧牙关,五年后将债务全部还清。凭借不懈努力,成功把一家小小的贸易公司发展壮大成为台湾贸易界巨舰企业,更逐渐开拓海外业务。
在商场上摔过多次大跟头的马爱珍,尤其重视讲诚信,重情谊。公司在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因为相信马爱珍,又给她介绍了更多的客户。麾下企业在钢材、皮革、纺织品、农副产品等领域均取得巨大成功,在美、德、法、英等七个国家设立分公司,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
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马爱珍,更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为企业厚植敦厚仁爱的优秀企业文化基因。几十年如一日,她始终把员工当作家人。台湾地区有一个习俗,每年有一个“尾牙”日,就是招待员工吃饭,表示对一年来工作的感谢。几乎所有公司都是在外面餐厅安排。马爱珍则不然,她将几百名员工分成几批,亲自烧菜,陪他们喝酒谈天。“员工们辛辛苦苦帮公司一年,我只辛苦一天做饭是应该的。”由于和员工建立起稳定深厚的情谊,大批员工往往一干几十年。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三个孩子也都培养成材。而她善于经营、乐善好施的事迹也逐渐在台湾各地流传,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等荣誉纷至沓来。
1989年,马爱珍加入台湾工商建研会。本着互助合作、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台湾工商建研会对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担当建设研究功能,同时综合中生代企业家实际经营向台湾地区相关机关部门建言。在台湾地区民生产业及制造业排名前十大企业中有70%隶属台湾工商建研会的成员,会员生产总值也占到台湾地区生产总值40%以上。
1991年,对马爱珍而言,是她人生中另一个阶段的开始——这一年,她当选为台湾地区“第二届国民大会”代表。这是马爱珍从商界涉足政界并开展广泛社会活动的起点。她还先后担任国民党团副书记长、“国大”协调工作会副主任。马爱珍说,经历了多年奋斗已经小有成就,孩子们也都渐渐长大成人,可以把她对生命的热爱投注到更多的公共事务和社会福利上。
1995年担任台湾工商建研会北区联谊会会长后,马爱珍成功筹办“建研心、企业爱”等活动,关爱智障儿童,让弱势群体感受到来自企业界的关怀。特别是参加台湾工商建研会以来,她结识了很多优秀工商界奋斗的女性,女性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苦与痛让她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回忆初创事业时的艰辛,马爱珍感慨万分:尤其在男人天下的商场中,女性要与之竞争谈何容易。除了要承受男人“女人成不了气候”的成见外,在很多方面也因为女性角色而得不到信任。
她意识到,女性要想成功,就应该更加团结紧密,互相帮扶。当时她发现工商界奋斗的女性,有许多在能力、成就方面不逊于男性的女企业家们,却不被精英社团“扶轮社”所接受,她萌生了创立女性扶轮社的决心。
世界上第一个扶轮社是由一名年轻的律师保罗·哈理斯以友谊与了解的精神,结合一群各自以不同行业服务大众的男士,于1905年2月23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组织成立。因当初参加者为清一色男性,所以立下了非女性社团的传统。
在马爱珍积极斡旋和努力抗争下,美国扶轮社总部终于同意她在台湾建立一个纯女性扶轮社的要求。1991年7月台湾第一个女性扶轮社——台北芙蓉社成立,她任创社社长,有93位女性精英成为第一批会员。当时世界一片哗然,媒体称:“扶轮社从此不再清一色,打破大男人私人俱乐部形式,促进专业女性精英的横向联系。”
赤子丹心 民族脊梁
“统一才是台湾2300多万人真正的福祉。”
——马爱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回首充满艰辛与坎坷的人生之旅,马爱珍无悔自己的选择和付出,而始终让她魂牵梦萦的则是两岸的早日统一。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马爱珍就提出前瞻性分析:海峡两岸同文同种,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虽然台湾开放较大陆为早,与世界经济深度接轨,而且当时台湾的农产品加工业等出口情况很好,但毕竟只有2300多万人口,资源少,市场小,而大陆地大物博,拥有巨大的市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两岸优势完全可以互补。这也使她深刻意识到推动两岸经贸合作的巨大机遇和广阔舞台。
马爱珍说,促成两岸经贸交往一直是自己的一大目标。早在1988年,她就率团参访大陆,自觉担当起两岸经济发展“红娘”的角色,以其杰出贡献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成为在中南海受到时任国家领导人接见的最早台湾工商界代表。1999年,马爱珍率领台湾女企业家协会会员赴北京举办两岸妇女经贸合作研讨会;2000年,她率团赴京参加两岸妇女发展交流研讨会;2001年,在马爱珍的推动下,在台北举办了两岸暨港澳妇女经贸论坛,从此打开两岸妇女界经贸活动的互动局面。在她的积极组织和推进下,台湾工商团体、妇女团体、教育团体、农业团体等相继访问大陆近20个省和自治区,举办各领域洽谈会,促进台湾各行各业对大陆的经贸投资取得丰硕成果。同时促进两岸商界人士互动和了解,为双方提供更多合作空间和机会。
2002年,马爱珍当选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首位女性理事长后,更积极倡导台商台企投资大陆,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并积极促成台湾学界与大陆知名高校合作,创办台商在大陆高端企业研修班,让台商快速熟悉大陆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成效显著,得到台商好评。她适时呼吁,对于台湾企业界来说,两岸直接三通刻不容缓,而作为台湾工商建研会理事长,马爱珍承诺将与占台湾GDP约45.8%的工商建研会会员们一道,共同推动两岸三通尽快实现。在她的鼓励下,很多台商到大陆投资办厂,并得到很好的发展。
2005年前后,马爱珍率先垂范,在北京建立台湾精品中心,在上海浦东正在装修的“五角大厦”建立“台湾商品交易中心”;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加强合作,引进国外产品。她带台湾招商团队实地考察不断深化和推进两岸经贸合作,积极参加和主持海峡两岸举办的各项联谊活动,如2013年第二届津台妇女经贸论坛;2014年第三届两岸四地女企业家经贸论坛;2017年桂台妇女发展与合作论坛;2019年第25届鲁台经贸洽谈会、中国百杰女性创业高峰论坛等,在促进两岸合作交流的同时,她积极为两岸文化、教育、司法界人士的交流互动穿针引线。
近年来,危害两岸和台海地区和平的最大因素是岛内形形色色的“台独”势力和“台独”分子。马爱珍说,大陆自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大陆越来越自信,但反观台湾,却很复杂。马爱珍一直坚持和“台独”作斗争,公开表示衷心拥护祖国和平统一。2000年,她率台湾代表团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海峡两岸妇女经贸合作研讨会,她的发言题目就是《台湾人当然是中国人》,此举在台湾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多年来,她奔走海峡两岸,目睹祖国大陆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祖国统一以及台湾的未来有了更多新思考。她坦言,“在邓小平主政时代,提出搞经济特区引进‘三来一补’企业,那时是‘台湾帮助大陆’,而现在主题正好反过来是‘大陆帮助台湾’。”马爱珍一语道破两岸经贸时势。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台湾受危机影响严重时,如果没有大陆对台湾企业界的帮助,台湾经济不可能恢复这么快。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马爱珍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思想深邃,气势磅礴,振奋人心。报告擘画的新时代画卷气吞山河,新征程篇章气势恢宏。马爱珍强调,“报告涉台部分是新时代对台政策和国家统一大业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眺望新征程,马爱珍满怀豪情地表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将取得新的成果,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将步入快车道。
“过去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正在推进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爱珍说,“祖国统一”四个字,牵动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马爱珍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
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阔步新时代,马爱珍回顾历史并放眼未来,用异常凝重、坚定的语气说,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爱珍说,这不仅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更是不容争辩的历史事实。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海外游子的共同愿望。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应该积极顺应历史前行的正确方向,投入到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