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摄影

绿水青山 朱鹮翩跹

本报记者 齐波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24日   第 12 版)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阳朱鹮繁育野化种源基地负责人张民讲述40多年来保护朱鹮的故事。

华英(右)就朱鹮生存环境进行实地调研,作为洋县政协委员,多年来持续为朱鹮的保护鼓与呼。

▲ 美丽和谐的生态田园风光,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打卡。

▲ 两名小朋友在秦岭四宝园科普馆互动体验。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花园保护站的韩宗良(左)向前辈请教朱鹮救助的经验,二十七岁的他已经成长为年轻一代的“护鹮人”。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花园保护站的韩宗良在野外巡护中观察朱鹮的生长情况。

洋县青年路小学的学生在表演保护救助朱鹮的皮影戏——《鹮乡好少年》。该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朱鹮文化进校园”课程内容和社团组织,传递保护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逐渐走出了一条依托优越生态环境发展有机产业的绿色蝶变之路。让绿水青山变成了富民强县的金山银山。

初春的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成片的油菜花在田野间绽放,前来觅食的朱鹮掠过头顶,长喙、凤冠、红首、白羽……与田地、民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

走进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阳朱鹮繁育野化种源基地,占地3万平方米的朱鹮野化驯养大网笼内,朱鹮们或振翅高飞,或滑行俯冲,或悠然伫立在枝头。据了解,该基地是一个集科研、教学、保护为一体的野生朱鹮救护饲养繁育基地,目前该中心内有朱鹮75只。

“这正是在一代代朱鹮保护人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成效。过去几十年间,朱鹮的保护理念也从个体保护向保护栖息地和环境过渡,环境好了朱鹮自然就会增多,种群也会随之扩大。”该基地负责人张民告诉记者。

从1981年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被发现,到目前全球朱鹮种群数量突破9000多只。多年来,该县采取恢复天然湿地、封山育林、植树种草、投放鱼苗、改善水质、实施“鹮田一分”项目等措施,使朱鹮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分布范围逐渐扩大。

朱鹮,不仅是“吉祥鸟”,更是“爱情鸟”。借此美好寓意,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把幸福爱情与朱鹮精神有机结合,创新开展“鹮乡连理会”,让朱鹮文化、朱鹮精神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40多年的朱鹮保护,留下了绿水青山,为发展有机产业创造了条件。该县积极探索,努力打好“朱鹮牌”,逐渐走出了一条依托优越生态环境发展有机产业的绿色蝶变之路,让绿水青山变成了富民强县的金山银山。

2023-03-24 本报记者 齐波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0744.html 1 绿水青山 朱鹮翩跹 40,74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