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意周刊

在达州,他们把工作岗位“搬”到居民小区

本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廖发文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27日   第 06 版)

“不用出远门就能赚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感谢政协搭建的这个平台解决了我的一块心病。”初春时节,记者走进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新宁镇宁安小区中开设的勇达服装有限公司易地搬迁安置点就业车间,正在操作缝纫机的小区居民谢三明高兴地说。

宁安小区是开江县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共安置村民114户312人。2022年之前,谢三明也和同乡一道在江苏务工,工资虽然不低,但除去开支也所剩无几,更让她焦虑的是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无人照看。于是,谢三明决定返回家中,在家附近找份工作。正当她为了找工作而一筹莫展时,达州市政协开展的“五进”活动主动找上门来。

“五进”活动是达州市政协创新开展的一项委员履职活动——围绕老百姓最关心关注的问题,组织市、县两级政协委员进社区、进乡村、进园区、进企业、进学校,开展调研走访,收集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问题。

“田种不了了,我们能做什么?”“家里有老人和小孩要照顾,能不能在家门口提供工作岗位?”……一个个问题在调研中浮现。

群众有所需,政协有所应。在市、县两级政协组织和新宁镇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新宁镇政协工作联络委依托“有事来协商·达事好商量”平台,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县政协委员和安置点村民,共聚一堂,开展“‘新’里有疑惑,请‘宁’来商量”活动,为破解安置点村民诉求出谋划策。

“勇达服装有限公司开江分公司目前正处于急需用人状态,工作地点可灵活、操作简单易上手、文化学历无要求,非常适合安置点村民。”协商中,一条信息让参会的各方眼前一亮。

“将小区楼底的两间门市用来作为村民公共活动空间”“通过争取以工代赈项目尽快完成车间改造”“集体出资安装路灯,改善周边环境。”很快,与会人员就公共活动空间开发、完善基础设施等问题逐一进行协商,协商意见得到了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高度重视。

协商活动结束后,在县政协委员的牵线搭桥下,勇达服装有限公司开江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很快来到宁安小区展开实地考察,并最终确定开办易地搬迁安置点就业车间,把工作岗位“搬”到居民小区。

目前,该就业车间提供就业岗位10余个,务工群众实现月收入2000-7000元不等。这一举措既解决了安置点村民就业问题,又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还盘活了社区闲置资产,可谓一举三得。此外,在市、县政协和委员的帮助下,社区附近的药材产业园、酒厂、超市等也为安置点村民提供工作岗位60余个(次),有效拓宽了安置点村民的就业致富渠道。

“截至目前,全市已搭建‘有事来协商·达事好商量’工作平台1099个,开展‘有事来协商·达事好商量’活动683次,协商解决问题700余个,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生机活力。”达州市政协主席胡杰表示,2023年,市政协将把“有事来协商·达事好商量”品牌擦得更亮,为达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新贡献。

2023-03-27 本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廖发文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0830.html 1 在达州,他们把工作岗位“搬”到居民小区 40,83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