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人民政协报》,是缘更是福。
清楚地记得,我上班的第一天,是1992年8月14日。刚从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毕业的我,来到黎平县广播电视局报到,被安排在广播电视站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成为一名新闻记者。
“今天报到了?”当天下班回家一进门,父亲就放下手中的报纸问道。“嗯,报到了。”我笑着说,“爹,你在看什么报纸?”同时顺手拿过父亲手中的报纸。咦,《人民政协报》。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人民政协报》。当时父亲还没有退休,是黎平县政协副主席,家里订有《人民政协报》。
“《人民政协报》办得很好,你以后可以多读读,对你的工作有帮助。”父亲随口说了一句。“好的。”我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一边随意翻阅手中的报纸。一瞬间,我就被几篇新闻报道吸引了,文章的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都处理得非常好。尤其一则新闻的标题是对联式标题,从小喜爱对联的我一连看了好几遍,心中暗想,以后写新闻也要向他们学习,首先标题就要引人入胜。
从那天开始,只要父亲订的《人民政协报》一到家,我就必读,根据读后灵感,不断采访和撰写新闻稿件。我撰写的新闻稿件,也从黎平广播电视站到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从《黔东南日报》到《贵州日报》,从《农民日报》到《人民日报》,不断在各级新闻媒体刊发播出。
1994年8月,黎平县委要从县直机关选派年轻干部去驻村帮扶。当时,我因长期阅读《人民政协报》,对加快农村发展的愿望尤为强烈,经常撰写的都是关于农村的新闻报道,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触去帮助农村发展。所以,单位公布这一消息后,我决定“投笔从戎”,直接到最前线去战斗。驻村近两年时间,我很少回家。但每次回家,除了带上一些必须用品,就是把父亲看过的《人民政协报》全部带上。我当时好多工作方法都来自《人民政协报》的启迪。
在后来的工作中,尤其是在乡镇任书记、乡长这十年多时间里,《人民政协报》成了我手中的鲜活教科书,我每次回家必读。2016年9月我调任镇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后,经常应邀到党校上课,《人民政协报》的很多经典故事成为我的课堂内容。一次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党课,我发现一名80多岁的老同志在认真听课。课后和他单独聊天,才知是镇远县政协已退休多年的副主席余永焜。我奇怪地问:“余主席,您都80多岁了,为什么还要来听党课?”他用坚定而开心的语气说:“我一心向往党组织,但原来因为工作需要留在了党外,退休之后我一直在申请入党,现在终于确定我为积极分子了。”我很受感动,把当时随手带着的一份《人民政协报》递给他:“平时您可以多看看《人民政协报》,这里面有很多好东西。”他接过报纸激动地说:“祝部长,我家也有《人民政协报》,我最喜欢看这份报纸,我每天都读的。”我诧异地笑了。
2021年4月底,我调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大工作。8个月后,我又因工作需要调到了州政协。第一天走进办公室,就有同志送来几份报纸,最上面一份,便是《人民政协报》。我知道,现在直接从事政协工作,就更加离不开《人民政协报》了。
如今回想起来,我和《人民政协报》一起相伴走过了30个春秋。今后,我们还将天天携手同行。思念至此,信笔写下这首七绝:
相遇随缘更是福,
同行卅载已知足。
不求前路多精彩,
唯愿君心任我读。
《人民政协报》,遇见你真好!
(作者系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协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