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关注

让社会更美好 人民更幸福

——各民主党派聚焦文教卫生领域履职建言综述

本报记者 包松娅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29日   第 12 版)

河南省安阳市第十中学戏曲文化传承教育课上,学生展示绘画的戏曲脸谱。

■编者按: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多年来,围绕人民群众不同阶段急难愁盼的社会民生热点调研建言,是各民主党派持之以恒的履职重点之一,今年也不例外。“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的不同角度出发,通过提案、大会发言和讨论建言等不同方式,共同汇成一首着力增强人民福祉的协奏曲。

■ 助推增强文化软实力

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文化自信日益提升、文旅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民盟中央发现,博物馆等文博单位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精美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青睐,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及其突出的社会效益日渐显现,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抓手。

“尽快修订《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试行)》,完善文博文创授权机制,建立起以授权为主的文创开发模式。”在调研中,民盟中央认为,只有让博物馆完全回归事业单位体系,通过合适的授权机制,与真正市场化的企业深度长期合作,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才能可持续。

在加大文博文创知识产权方面工作力度方面,民盟中央提出,要持续提升从业者的知识产权专业水平,协调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结合文博文创工作的特点,推出行业性的确权与维权指引。

民进中央颇为关注的是挖掘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因为推动民族优秀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实现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结合,是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双赢的较好选择。

“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升产业化发展效果。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在民进中央看来,挖掘民族文化精髓,打造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精神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就能带动形成民族传统工艺、文创产品、民族特色餐饮、表演艺术等共同发展的特色品牌,“利用3D扫描和打印技术辅助复原濒危文化遗产,虚拟现实技术能使受众更身临其境地了解特色文化内容。”民进中央表示。

毋庸置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与完善。

“一个问题是,当前的非遗法及其关联法律规范已经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需要。”致公党中央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保护与利用都能有法可依。

致公党中央建议,要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在认定方法、流程、认定时限等具体实施细则,使非遗法更具实操性。同时要妥当界定非遗权利主体,构建非遗知识产权制度,实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的创新。

在建立非遗损害赔偿机制及价值评估制度方面,致公党中央提出,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损害赔偿机制,界定侵害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为的边界,并制定明确、具体的损害赔偿标准以及司法救济程序,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制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施许可使用、质押融资、赔偿责任追偿时进行价值评估提供法律依据。

■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作为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教育话题的热度近年来始终居高不下。

我国有一支数以十万计的专职教研人员队伍,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力量所无法比拟的。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对“发挥教研支撑作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同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提出,教研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四个服务”,这一系列文件对充分发挥教研工作重要专业支撑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持续关注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民进中央在调研中发现,我国教研工作和教研队伍建设还存在教研管理体系仍不完善、教研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教研工作实效性有待提升等问题。

“要进一步强化教研工作职能。”民进中央认为,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对新时代教研工作的创新开展和有效开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要明确教研员队伍建设专业标准和具体要求,各地应该尽可能分学科、分学段配足配齐配强专职教研员,最后要强化教研工作转型,不断提升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推进由研究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由基于经验向基于事实和数据的教学研究转变,由注重统一性的教学要求向注重个性化的服务转变,由单纯教材教法研究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变,由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向基于信息化教学研究转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样是教师队伍建设,民盟中央将目光放在了高等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必须牢牢抓住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基础任务。自2020年底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针对其中仍需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部分,民盟中央进一步提出,要优化高校师资结构,构建合理的学历、职称、学缘、年龄金字塔。改革长期聘任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在评价和管理上给予教师自主空间,增加教学任务在绩效管理中的比重,拓宽学术研究的概念范围,制定科学的工作转换模型,将教学工作量和人才培养成效以一定权重转换成学术研究量。

“以提高资源分配合理性为目标,健全教师职业发展和薪酬保障机制。”民盟中央认为,资源分配以能力而不以职务、帽子、关系为标准,制定人性化的薪酬保障机制,处理好事业吸引和待遇保障、惠及普遍和奖励优秀的关系。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大力发展涉农职业教育,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民建中央呼吁,要从服务农业基础产业、保障最大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涉农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参考师范教育政策,政策导向以政府买单为主、社会资源有效引入为辅,并建立完善相应评价指标体系。“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涉农职业教育吸引力。优化乡村产业业态和创业环境,切实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民建中央还建议,把支持涉农职业院校建设作为加大转移支付的重点项目,形成长效机制,在重大财政支持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中,对县域涉农职业教育予以倾斜;国家设立专项支持计划,对在乡村基层就业的涉农专业毕业生补偿学费,鼓励、支持学生学农、务农;在职业教育经费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专项经费,加强涉农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最大程度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说到医疗,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孩子生病了。长期以来,我国儿童专用药品较少,相对应的适宜剂型、规格缺乏,药品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缺失,孩子“吃药靠掰、用量靠猜”的现状普遍存在,儿童用药安全可及面临系统性挑战。

对此,农工党中央在今年提交的提案中建议国家开展“儿童用药改善三年行动(2023-2025)”。

“其中包括出台《儿童用药分剂量管理办法》,建立低龄儿童个性化调剂平台,确保儿童用药分剂量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农工党中央提出,要鼓励医疗机构联合科研院所、企业开发可灵活调整药物剂量的新技术、新方法,完善适合儿童用药特点的流通管理模式,在儿童基药目录中收入低龄儿童适宜剂型如溶液剂/滴剂、颗粒剂/散剂、口崩片等,从源头上鼓励儿童药适宜剂型、规格研发生产。

除了标准化,加强对儿童用药的监管监测也是应有之义。农工党中央建议,要加大对儿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我国儿科药物临床研究的整体水平,聚焦儿童用药的前沿问题和关键技术,整合基础研究与转化应用的多方资源,攻克一系列儿童用药“临门一脚”和“卡脖子”的问题,实现我国儿童用药特色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品种转化,从而更好地满足儿科临床需求。

引起台盟中央关注的还有这样一组数据: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共计8296万,每年新增近百万人,平均每天增加2000人,每40秒就有一人,残疾人群体的生存发展状况影响到全国近五分之一家庭的生活状态。

而随着我国三孩政策的施行,高龄、高危孕产妇逐年增多,新生儿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也随之增大。残疾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台盟中央这件《关于推行免费产前筛查诊断预防出生缺陷的提案》的由来。

“要增加经费投入,扩大服务覆盖人群。建议采取纳入医保、财政专项拨付、各级财政按比例分级承担等方式,逐步放大对人群的限制,保障符合条件且有需要的孕妇均能接受免费筛查。”台盟中央提出,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前筛查诊断意识,带动自费人群自觉参与产前筛查诊断,变“被动式”筛查诊断为“主动式”筛查诊断,从而提高整体产前筛查诊断率。

在完善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上,台盟中央认为,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妇幼专业机构的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克服管理漏洞,降低筛查的误诊、漏诊率,保障服务质量。完善免费筛查诊断的服务流程。优化免费筛查诊断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同时还要加强市场监管,切实保障孕妇合法权益。

治病救人,有时或许不仅仅在医院,也可能是在路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的重要。

“我国院前医疗急救法律法规建设滞后,《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法律层级低且9年未修订;我国每万人拥有的救护车、急救设备、救护人员等急救资源明显不足;在‘指挥型’急救体系下,普遍存在未经严格培训的非医学背景人员代替医师的情况;危急重症患者急救成功率较低。”在民进中央看来,这些都是当前我国院前医疗急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民进中央的建议是,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立法进程,对院前医疗急救网络设置、服务最低标准、急救人员准入条件及配备标准、经费保障、宣传培训、公众施救行为保护等作出规定,构建“现场—院前—院内”急救全链条的法制保障。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在总结智能化呼救定位系统建设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强化通信、公安等部门间协同联动,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智能化水平。

如何提高急救队伍专业能力?民进中央提出,要制定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准入标准,提高专业门槛,禁止非医学专业人员进入急救体系,改革薪酬制度,建立急救人员同工同酬机制,同时要不断提升公共急救保障水平,从国家文化、民族意识层面重视急救体系建设,提升全民应急响应能力。

■ 充分发挥科技的创新引领作用

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领军企业作为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参与者,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的愿望强烈,正是更好推动这样的转变、跃升和突破的主力军和关键力量。

如何充分发挥这部分关键力量的作用?九三学社中央认为,要瞄准市场需求,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导向作用,突出龙头牵引,让科技领军企业在带动产业链跃迁上“唱主角”,完善政策支持,引导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在基础研究上加大投入,汇聚优秀人才,为科技领军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原动力,弘扬创新精神,营造更能激发创新型企业家脱颖而出的生态环境,让更多企业家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科技评价作为科技活动的指挥棒,对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和促进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围绕科技评价改革,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改革措施,其中“减量”、破“唯”等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纠偏作用,但仍存在多元化价值导向体现不够、评价体系不科学、专家选择有偏差、评价主体多元化不够等问题。

为此,民革中央提出了关于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更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案,从进一步健全科技评价体系、优化评价标准、完善专家库建设、构建多元评价主体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围绕科技创新的战略力量,民盟中央聚焦的更加具体:要加强尖端科研仪器装备国产化供应保障。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民盟中央看来,尖端科研仪器装备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部分,也是前沿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由于我国出口技术受到限制,部分已在使用的仪器出现了配件断供现象,有关科学研究工作面临断供和“卡脖子”的风险。

在相关建议中,民盟中央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放在首位。“要对从事尖端仪器研发和产业化的复合型人才给予特别优惠政策,对人才给予住房、车辆购置、子女就学、职称晋升等方面的优惠。”民盟中央接着提出,要加强专项项目成果宣传与持续性支持,推动从“样机”到“产品”的转化。对能够实现原始创新或者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项目进行重点支持。从需求端出发,选取一些技术实力强、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采取引进、并购等手段,建立一批国家急需、“卡脖子”的尖端仪器生产线,实现这些仪器的国产化。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重要一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不足,民建中央认为,科技服务行业还没做强是主因。

“要加快健全和规范技术要素市场,加强科技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建立科技服务行业创新示范区,做好科技服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民建中央建议,要加大对科技服务行业的财税金融支持,构建促进科技服务行业发展的良好生态,鼓励地方建设综合型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生态体系。加强城市群之间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实现各级各类企业间的有效联动和融通共享。

2023-03-29 本报记者 包松娅 ——各民主党派聚焦文教卫生领域履职建言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1024.html 1 让社会更美好 人民更幸福 41,02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