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现的沙尘天气是我国今年遭受到的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沙尘天气,波及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关注沙尘天气危害的同时,我们也要更多认识到我国沙尘天气已明显减少的事实。一个最为直观的数据是,1960年至1980年,我国每年遭遇沙尘暴的天数几乎都在20天以上。2010年后,这一数值处于低值,每年沙尘暴天数低于5天。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长易卜拉欣·蒂奥表示,中国在荒漠化防治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积极与国际社会分享防沙治沙经验,为推动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新时期,重视荒漠化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采取相应的生态治理对策,为推动绿色发展、荒漠化防治和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修复作出全面部署,才能为我国的水土资源保驾护航,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荒漠化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影响
导致荒漠化发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归纳为“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两大方面。中国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根据资料统计,近40年来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亚湿润干旱区的部分地区降水呈减少的趋势,气温则有增高趋势,导致蒸发力增大,助长了土壤盐渍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荒漠化的扩展。
人为活动主要是由于荒漠化地区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土地的承载力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十分有限,不合理的生活、生产和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再加上较为落后的技术和粗放的管理导致土地资源甚至其他自然资源被不合理开发利用,荒漠化的发生就不可避免了。
巩固现有成果,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
近年来,我国在荒漠化防治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指荒漠化18个省,沙化30个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面积持续“双缩减”,程度持续“双减轻”,沙漠、沙地植被盖度和固碳能力持续“双提高”,沙区生态状况呈现“整体好转、改善加速”态势,荒漠生态系统呈现“功能增强、稳中向好”态势。
不过,我国作为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推动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任重道远。而实现这一远大目标,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层力量的协同配合。
一、实行补差行动,加大防治力度
加强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内在规律展开深入的探究,因地制宜,合理地将地方防沙治沙经验和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并对原本已有的防沙治沙工程提出维护方案和规划;结合已有的防治措施,逐渐地实行补差行动,将不能完全发挥效果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进行更新修复。特别是退化土地的治理,明晰当前退化土地的现状、产生原因和发展态势,要做好防与治综合发展。
二、重视学科建设,加快科技治理步伐
当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一级学科成立,为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保障。应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发展,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快科技成果的研发与推广,鼓励行业人员开展荒漠化防治基础研究,在搭好科研基础框架的同时,不断创新荒漠化监测技术体系,将天地空一体化技术灵活应用,探索荒漠化监测的新途径。同时要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土地整治专业的核心优势,合理规划当前土地资源,着重关注土地退化修复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三、聚焦全球荒漠化防治,贡献中国智慧
构建基于我国目前荒漠化特征的治理框架,充分发挥林业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创新交流机制,加强与蒙古国、韩国、中亚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区域联系,推动荒漠化防治的区域战略合作,为全球荒漠化防治分享中国模式,贡献中国智慧。
四、促进防沙治沙、产业与生态自然修复协同发展
基于沙漠资源、沙产业理论,积极开发相关及衍生产业,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互动的管理模式,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协同合作,发挥防沙治沙中的最大效益,同时加大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将荒漠化防治任务落实到基层、到实际。
构建“治沙+种植+养殖+产销+农文旅”为一体的现代特色荒漠化地区产业体系。加大对各种机械沙障人工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力度。对农田与草原牧场沙化综合防治、水资源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荒漠化地区植被快速重建与可持续经营、抗逆性植物种引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并给出相应的技术体系,为荒漠化防治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如今,我国的荒漠化治理工作虽然取得良好的成绩,并在局部地区遏制了荒漠化的发展,但还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荒漠化土地扩大的趋势。因此,防治荒漠化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坚持不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科学实治,才能逐步改变沙区面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系内蒙古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