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统战新闻

做保护绿水青山的“行动派”

​——民革青岛市委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本报记者 陈小艳 通讯员 陈笑蔚 许刚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03日   第 03 版)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可以抵御洪水、降低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还能为迁徙的候鸟提供栖息地……”近日,青岛市李沧区卧龙湖湿地内,来自虎山路小学的40多名学生驻足在环保科普展板前,认真倾听民革党员志愿者的讲解。

“湿地的作用这么大,大家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呢?”见孩子们听得认真,民革李沧一支部党员、李沧区城管局河道办负责人高展向同学们提出了问题。

“应该加强立法,加大对破坏湿地行为的打击力度。”“可以建设湿地公园,把湿地保护起来,减少人为破坏。”“做好宣传教育,提升人们的湿地保护意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课正在火热进行中。

湿地保护知识讲解结束,孩子们在民革党员志愿者们的带领下,沿卧龙湖进行实地巡查,边走边观察介绍湿地内的动植物。

“好漂亮的鸟儿,真是太可爱了!”一名学生指着几只正在湖边觅食的水鸟说道。

“那是红嘴鸥,大家仔细观察下它的爪子,冬天是橙黄色,其他季节是赤红色,这是一种会‘变色’的小鸟。”高展介绍道,“红嘴鸥每年都要迁徙几千公里,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青岛过冬,大家可要爱护它们。”

“老师,您就放心吧,我们会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人人都做保护绿水青山的‘行动派’!”孩子们信心满满地说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为了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2019年起,民革青岛市委会将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作为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部分基层支部组建了环保宣讲小分队,结合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保护臭氧层国际日等环保节日走进社区、学校举办环保讲座,普及环保知识,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服务品牌创建工作相结合,先后创立了“博爱·山水”“让海洋更洁净”“同在一片蓝天下”等多个环保服务品牌,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2023-04-03 本报记者 陈小艳 通讯员 陈笑蔚 许刚 ​——民革青岛市委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1228.html 1 做保护绿水青山的“行动派” 41,22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