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摄影

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本报记者 贾宁 通讯员 姜灏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07日   第 12 版)

“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社工为民办实事,和服务对象融合共生,走在春光里。

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社工链接资源,在什刹海街道温馨家园,由专业老师带领服务对象体验非遗风筝的制作。

党建引领社工服务,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与什刹海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合作,借助平台的辐射效应为街道困难人群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扶。

社工许晓滟在和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互动,了解小朋友创作的想法。

社工韩明光向居民宣传解读社会救助政策

党建引领,不忘初心。社工带领居民参观什刹海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摄影展。

入户倾听服务对象讲述精准帮扶给家庭生活带来的改变

张子霄和许晓滟陪同居民在什刹海街道温馨家园体验AI设施,身临其境感受科技感十足的冰雪运动。

居民向社工展示精心制作的艺术品

推进“五社联动”关爱“一小一老”。

社工许晓滟和服务对象欣赏什刹海摄影作品展,分享生活趣事。

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走进街道,为服务对象开展基础医疗保健知识的科普与实操。

“热情为人民服务,真诚为群众解忧。”一位老人带着锦旗来到了北京市什刹海街道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感谢他们多年来的照顾与关怀。“只要他们生活能改善,我们的工作就没白做。”北京中青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社工困服部主任蒋艺婷说。

北京什刹海街道挂牌成立的西城区第一家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将社会工作纳入综合救助工作体系,由北京中青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从2018年承接至今,将惠民政策精准送到群众家中。

同一个城市,不同地区发展虽不同,但老百姓面临的共性问题大同小异。如高龄、独居老人如何更好地居家养老,就业年龄段未就业人群该如何进行心理建设,残疾家庭、困难儿童持续性扶持如何推进……这些关系民生福祉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志愿者,或者是一个社会组织认真帮扶可以解决的。

什刹海街道持续探索“五社联动”工作机制,促进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共融。通过党建引领,利用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这根针串联“五社联动”帮扶线,让困难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

2023-04-07 本报记者 贾宁 通讯员 姜灏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1497.html 1 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41,49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