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统战新闻

以“虚”带“实” 探索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创新

——民进江阴市委会虚拟机关建设理论研讨会小记

本报记者 包松娅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10日   第 03 版)

“民进江阴组织于1995年成立支部,2002年成立市委会,由于客观原因,专职干部始终只有一人。其实从全国来看,各民主党派县市区级地方组织共有346个,大多数县市区地方组织‘一人机关’是一种常态。”7日,民进江阴市委会虚拟机关建设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江阴市副市长、民进江阴市委会主委金丹菁回顾了民进江阴市委会对虚拟机关建设创新探索的初衷。

面对新时代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新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采取何种路径、建设何种机制来提升自身建设能力是民进江阴市委会反复思考的问题。

新时代随着新目标新任务的提出,党派建言资政的责任越来越重,凝聚共识的需求越来越高,发展运行的节奏越来越快,如何从人手不足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为,是摆在各民主党派县市区级地方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2012年,民进江阴市委会提出一届市委会中要有两届虚拟机关,让40%以上的会员都有机会参与到民进常态化工作中去,虚拟机关应运而生。”金丹菁说。

对于虚拟机关而言,虚拟的是状态,突破的是时空,改变的思想,追求的是实效。

10年来,虚拟机关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历经5次换届,多次改版,从“会务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不断优化制度体系,整个虚拟机关建设逐步呈现出竞岗参与广泛化,部门设置科学化,干部队伍年轻化的特点。从10年探索实践的成效上看,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焕发新动能、参政议政达到新高度、社会服务拓展新平台、品牌宣传实现新跨越、同心共情昭示新希望。据了解,自虚拟机关建设以来,江阴市委会的经验成效多次获得民进全国荣誉称号,在相关机关目标考核中连续多年获得一等奖。

“江阴民进基层组织开展的‘虚拟机关’制度探索就是在基层组织建立智能型的党派工作机制,将党派工作以职能分工的形式落实在虚拟机关的各个委办,从而形成一种虚拟却可落实的工作机制,并且组建了职能化的党派工作团队。”民进北京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程乐松认为,这一机制提升了基层党派成员的参与度与归属感,将党派工作职能化地落实在基层组织,保障了各级党派组织的顺畅沟通,并且构建起基层组织的人才汇聚机制和能力提升平台,从履职能力和组织建设方面看,基层组织的虚拟机关实践有重要价值,也符合党派基层组织的工作实际。

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实践。组织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研讨会现场,与会专家学者对虚拟机关建设的积极意义和持续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虚拟机关建设实践针对的是现实问题和挑战,以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了全面尝试和探索,最终要指向制度化和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种标准配置。”与会专家认为,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虚拟机关的设置结构及不同委办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在虚拟机关中如何开展协同和党派工作的分工,还需要进一步理论总结和制度提炼,形成健全与优化的、可以在基层组织中普及和落实的基层组织建设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开启了北大民进基层委员会与民进江阴市委会共建发展新模式。

“多党合作事业每前进一步,也需要民主党派基层的创新实践。此次研讨会是对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创新与理论研究,体现了江阴民进地方组织对自身建设研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无锡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李庆华表示。

2023-04-10 本报记者 包松娅 ——民进江阴市委会虚拟机关建设理论研讨会小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1616.html 1 以“虚”带“实” 探索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创新 41,61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