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不久前,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成功举办,集中展示了杂技艺术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杂技艺术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异彩纷呈,受到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而在丰厚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新时代的中国杂技佳作频出,流光溢彩。本报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唐延海,讲述中国杂技传承发展的特点和思考。
千年传承 创新闪耀
文化周刊:中国杂技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了大量传统杂技项目,在您看来,杂技艺术有怎样的底蕴?
唐延海:不久前,我在西安参加中国杂技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参观了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百戏俑”。所谓“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杂技项目就已经逐渐形成。在去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秦陵博物院还邀请陕西省杂技艺术团的演员进行精彩表演,通过对28号百戏俑的动作姿态进行研究和模仿,编排了杂技节目,再现2000多年前的“百戏”。这充分说明,中国杂技艺术的传承发展是有史为证的。
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就包括了以传统杂技为载体的技艺形式。自2006年至今,在国务院先后公布的5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中,被列入的杂技类非遗就有30余项。对杂技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全国已经形成了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四级的保护制度。中国杂技家协会一直非常重视杂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比如授予“中国杂技之乡”就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原则上有至少四代传承,历史不能低于100年等要求。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河南、山东等地的杂技之乡,都历经了数代传承,有的甚至是上千年,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杂技艺术是中华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3000多年来滋养着中华民族深沉敦厚、执着奋进的精神追求,温润着老百姓和谐进取、刚柔相济的审美情趣。
文化周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守正创新,对于杂技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您有什么思考?
唐延海: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中国杂技秉持着千百年来杂技艺术传承发展最显著的实践原则:以技为核、技艺并举,以加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为努力方向。
杂技艺术成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在历史继承的基础上转化创新。如济南市杂技团《云端鼓舞——高椅》节目,将人们熟知的传统顶功节目,创造性地通过形式和内容的变革,使椅子在13米高空不断转动中增强了平衡技巧的惊险和美感;二是在中西方融合的基础上转化创新。如上海杂技团《突破——抖杠》节目对俄罗斯“抖杠”融汇创新,在仅有方寸空间的杠上,实现了“三杠连接”“双翻连翻”“三周连翻”等高难技巧;三是原创式转化创新。中国杂技团《九级浪——杆技》节目在充分利用创新性道具运动多样化特点的基础上,对杂技本体技艺进行了大胆突破。
精品力作频出 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周刊:当前我国杂技艺术发展有什么亮点?
唐延海:我想从杂技节目和杂技剧目两方面来谈。当前我国杂技节目创作无论是技巧难度、题材内容、结构方法、舞台形式、艺术手法,或是审美观念等都体现出历史最高水平,对艺术素材的多元探索、对肢体语言的深度挖掘上呈现出来的集体性变革有目共睹。
从去年11月中国杂技家协会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来看,具有突破性、独创性、变革性的精品力作层出不穷,杂技作品普遍与时代同步伐,广泛借鉴融汇当下多元艺术、科技元素,对技巧之外的文化意义和叙事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开掘和展示,实现了杂技创作理念的重大革新和杂技表演形式的标志性突破。同时,获奖节目总体更贴近人民的生活真实和审美需求,体现出杂技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比如《龙跃神州·中幡》运用当代民族文化符号的纹饰与传统中幡样式相结合,传统中幡技术与创新技术相结合,产生新的视觉形象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可以说,杂技界“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在杂技剧目方面,创作主体广泛、题材丰富,艺术手段多样、风格鲜明,在技巧之外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开拓上丰富广阔,在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呈现上从容自信,使中国杂技有了向前一步海阔天空的意味。近年来,我国红色题材杂技剧迎来了创作高峰和品质的整体提升。如杂技剧《战上海》在剧情设置上将国家与民族等非虚构性的历史叙述、革命与爱情等虚构性的艺术想象完美融合在一起;在表现手法上将独特的杂技语汇与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元素杂糅为超越传统的戏剧新形态;在风格意境上,既有史诗式的宏大叙事风格,又用“小人物”壮怀激烈的人生选择去阐述“大时代”的“大情怀”,标示出中国杂技剧创作的艺术新高度。
文化周刊:杂技是具有开放品格的艺术品种,在海外影响力很大,如何进一步用杂技讲好中国故事?
唐延海:中外杂技马戏艺术表演风格虽然不尽相同,但同样是凭借身体语言、高难技巧来表现特殊行为能力技巧的表演艺术,同样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样蕴含和谐之美、进取之美、刚柔相济之美,折射人类不懈挑战自我的生命意蕴和精神追求。从这点上说,杂技(马戏)的确是一个和各国人民的生活血肉相连的“没有边疆的世界”,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想,用杂技讲好中国故事一是要凭借杂技艺术独特的优势,始终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发挥好文化使者作用,推动优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二是杂技艺术作为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艺术门类,保持住对外商演创汇在我国各艺术门类中高居榜首的优势,不断向海外观众奉献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演艺产品;三是征战国际重大杂技赛场,传承创新,以精湛的技艺技巧和与时俱进的审美追求,不断在国内外顶尖杂技赛事取得佳绩。
提炼新话语 推动新实践
文化周刊:今年“两会”,您就建议开设杂技研究所提交了提案,杂技理论研究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唐延海:文艺理论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式,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艺理论工作。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增强朝气锐气,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述,充分表明了文艺理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深刻揭示了文艺繁荣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新时期文艺理论健康有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广大文艺理论工作者的根本遵循。我想,杂技理论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已经不言自明、不显自彰了。
文化周刊:中国杂技家协会高度重视杂技理论工作,对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杂技理论体系、话语体系、评价体系,有怎样的规划?
唐延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诗实践呼唤伟大史诗,也呼唤杂技理论工作者着眼新现实、提炼新话语、推动新实践,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杂技理论体系、话语体系、评价体系。中国杂技家协会始终高度重视杂技理论工作,扎实推进杂技理论评论建设,一方面积极回应时代课题,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着眼解决中国杂技发展现实问题。
当下,我们重点着手的具体规划主要有二:一是争取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开设杂技研究所。二是统筹考虑基础理论和实践理论人才分类贯通培养,重点解决新时代杂技高等学科专业设置和科学规范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