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5月,我调入人民政协报社新闻部工作。当时报社办公地点在南三环外的赵公口小区20号,一座面积不大但非常精致的二层小楼里。
在政协报工作的十几年中,我参加了中共十五大、长江三峡大江截流、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和每年全国“两会”等一系列重大会议、活动、事件的报道工作。
《北京香山遇到环境问题》一文的采访,我至今记忆深刻。在多年采访工作中,我结交了多位政协委员,如全国政协委员中的建筑结构工程专家陈祥福、装帧设计大师张守义、道路桥梁设计专家陆仁达、法学专家巫昌祯和陈春龙,北京市政协委员刘宝琴、俞棉,等等。我定期和这些委员朋友通电话甚至登门拜访,一是表示问候,二是聊聊天,探讨一些问题。委员是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对一些问题往往有独到见解,听听他们的意见,总能让人感到豁然开朗。
记得2001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我与北京市政协委员董宝玮通了个电话。董委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专家。在聊天时,董委员说他现在至少每星期爬一次香山,香山山峦起伏、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身体的地方。聊天中,董委员还说近几年随着爬香山的人数增多,香山的环境也面临考验。
听了董委员的这些话,我觉得这里面有新闻。香山属于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清代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的静宜园就在香山,且香山是北京重要的风景区和生态屏障。我当时就决定到香山去看一看。董委员听说我要去采访香山的环境问题,当即表示要一同前往。于是,我们约定好那年11月17日早上6点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门前会合。
那天,我早上4点半就从通县(现通州区)的家里出发了,6点半之前赶到了会合地点。让我感动的是,董委员的爱人、北京协和医院的毛秀英教授听说要报道香山的环境问题,也决定与我们一同前往。我叫了一辆出租车,就向香山进发了。
到了香山脚下,天刚放亮,我感到来得很早,但已有一些人开始下山踏上回程了。这时我想起《增广贤文》里的一句话:“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放眼向山上望去,山的轮廓清晰可见,山上山下人潮涌动,大人呼、小孩叫,此起彼伏。董委员和毛教授在前面带路,我在后面紧跟着进山了。
我在北京生活几十年了,曾多次到香山公园游览,但如此深刻地感受到香山的风景优美还是第一次:高大茂密的森林、众多的人文景观、清新的空气……确实让人心旷神怡。从早上7点到中午12点,我们一直在山间行走,但没有一点儿疲惫的感觉,比我长十多岁的董委员和毛教授更是健步如飞。一路上,香山的环境污染让人心里不舒服:废弃的塑料袋、饮料包装盒随处可见,有些地方的树木、草皮成片死去,静福寺的泉水也快干了……所见所闻,连同董委员谈论的观点,我都默默记在心中,在爬山的过程中,一篇文章基本构思形成了。
回到家后,我连夜写出《北京香山遇到环境问题》一文,在本报民意周刊发表。后来,这篇文章获得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好新闻奖,并收入《北京市政协新闻报道集萃》一书。
通过采写这篇文章,我更加体会到与委员聊天受益无穷。有了委员提供新闻线索,我们的新闻报道能更加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与社会热点,写出有政协特色的新闻报道。
(作者系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