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ICU里绽放的玫瑰花

青远琴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12日   第 06 版)

又是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里普通如常的一天,伴着各种仪器运转的声音,我穿过床位密集的大厅。监护仪上跳动的生命数字和空气里消毒液、抗生素的味道,让我如此熟悉且安心。

病房里又换了一些新的患者,等待我们的帮助。完成我负责的患者护理工作后,便趁时间间隙去看看那个与自己同岁的31床李院。这段时间,她已经成了我们全科医护人员的牵挂。

走到病房门口,便看见李院精神抖擞地坐在病床上,白皙的脸颊透着红润的光泽,两条麻花辫随意搭在双肩,接过丈夫手里的食物,她眼里透着幸福的安心,看到我出现在门口,也叫不上名字,便咧开嘴笑起来。这一瞬间她的笑容就像一束光,赶走了我接下来一天的烦琐疲惫。

我们治疗患者,也被患者感动着

一个多月前,李院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围产期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喘息,情况危急。在当地医院住院期间,她频发室颤,三天内,室颤次数高达50余次,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李院胸前多次除颤的皮肤被灼伤,就是她与病魔抗争的痕迹。

2月20日,当地医院与我们取得联系,想要将李院转诊到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以下简称“遵医重症”)救治。意识到患者情况非常紧急,我科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傅小云,以及副主任付豹与当地医院负责人立即讨论制定了安全周密的转运方案。

2月21日下午1点40分,李院安全抵达遵医重症。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医生们明确诊断李院患上了“围产期心肌病”。

入科后,李院也多次发生室颤,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科副主任付豹、ECMO团队组长胡杰与值班医生高飞一直守在患者床旁,随时关注病情变化,讨论治疗方案,积极向家属沟通病情。此刻的李院,实施ECMO支持治疗是唯一的希望。这是一种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在听过医生对李院病情的分析和实施ECMO治疗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风险后,李院的丈夫毅然接受了医生的治疗方案,全力支持实施ECMO治疗。

2月22日一早,ECMO团队明确分工,有序上机,仅40分钟,就完成了股动脉及股静脉穿刺置管、管路预充,ECMO顺利转机。V-A ECMO的实施,使李院的心脏能够充分休息,生命体征也在ECMO的支持下逐渐趋于平稳。

接下来的6天,遵医重症ECMO团队对李院实施专人护理,每天24小时持续保驾护航。随着治疗的进行,李院的各项指标一天天好转,镇静镇痛也逐步减弱,ECMO第三天,医生查房时充分评估后暂停了镇静镇痛药物,李院很快苏醒,能对我们的呼唤轻微点头回应,这让我们的医护团队为之一振,更加密切地关注她的每个指标的变化,观察她的神志反应。

床旁心电监护、PICCO监测上屏幕跳动的彩色数字能让我们知道她的生命发展迹象,我们谨小慎微同时充满希望。我们注意到,李院神志没有恢复那几天,她的丈夫隐忍着悲伤,每天按时和医生见面谈话了解病情,一有机会就想来李院床旁看看,握一握她的手。他用这种无声且坚定的爱,鼓励着、支撑着李院,同时也鼓舞着我们医护人员——我们不会让他失去爱人,不能让还没有满月的宝宝失去妈妈。

所有生命都值得我们拼尽全力为之一搏

ICU的患者,可能会突然苏醒时发现自己被各种管道、线路缠绕拉扯着,彼时那种恐惧和焦虑是无以言表的,还要忍受长时间在病床上躺卧,这是一种极致的忍耐,也有对求生意志的考验。

后面3天,我们为李院制定了个体化的镇痛镇静方案。白天她几乎可以完全保持清醒状态,即使身体有不舒服,身体上各种管道,嘴里插着气管,李院仍能清醒地用极强的意志力控制自己,配合医生护士进行治疗,她的坚强勇敢也让医护人员心生敬意!

2月28日,医生对李院进行了ECMO撤机。撤机后,生命体征平稳的李院用手摸着自己的肚子想要说什么,床旁护士握着她的手在纸上写着,由于上肢无力,写出来的字很难辨识,护士便开始猜:肚子疼、肚子胀、饿了、想大小便……孩子?当护士说出“孩子”两个字的时候,眼泪从李院的眼角滑落。那一刻,在场的医生护士眼眶都湿润了。

我们立即联系李院的丈夫,给李院播放了孩子的照片和视频。之后,李院在医护人员的安慰和鼓励中,慢慢平静下来。撤机第二天李院成功脱离了呼吸机,能够和大家交流了。她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只记得从金沙来到了遵义,自己被除了多少次颤已经不记得了,感觉那几天都没有发生过,记忆从停镇静药醒来那天开始连续(这样也好,痛苦都已经过去了)。她还说,不是自己坚强,是医生护士对她的不抛弃不放弃才帮她捡回一条命。大病初愈的李院,言笑晏晏,容光焕发。

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撤机后我们医护团队也没有松懈,帮助李院做功能锻炼,鼓励她自主活动。有一天工作群里传来照片,我看到她捧着玫瑰花笑意盎然地站起来了,那束纯红色的玫瑰花娇艳欲滴,顶着银色的王冠。我想,那也是丈夫对自己妻子重新绽放的生命表示的祝贺吧。

李院住院期间,我们还为李院书写了ICU日记。其间他们夫妻说:很多话,也不好意思说出来,想给我们写封信。在他们的手书中,我们读到了诸如“看见护士阿姨每天为我老婆扎小辫,感觉就像妈妈一样亲切、慈祥”“谢谢重症医学科的家人们,给了我重生的机会”“是你们的不离不弃,让我重新回到了家人和孩子身边”等的话语,朴实的文字让我们医护人员都潸然泪下。

医院的底色乍一看是冷静而晃眼的白色,而在这严肃并有些许冷冽的治疗背后,是跳动的心脏和汩汩流淌的红色血液。而ICU里盛开的玫瑰花,就像那火红色的信念和热血,所有生命都值得我们拼尽全力为之一搏。

3月15日,李院痊愈出院了。带着我们遵医重症所有医护人员对她的祝福,走向了美好的新生。现在,走过李院的病床,我们还时常会想起她。

(作者系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2023-04-12 青远琴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1779.html 1 ​ICU里绽放的玫瑰花 41,77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