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见习记者 朱英杰)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了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资源的教育转化,3月29日下午,人民政协网教育之春系列沙龙“走近地方·感受变革·走进校园”系列第84期走进北京市海淀区,与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一起在敬德书院共同主办了以“立德树人: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资源的教育转化——北京市海淀区非遗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主题沙龙。
沙龙邀约“两会”代表委员、学者专家与北京市海淀区校长代表围绕“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成为立德树人的教育资源的问题”共同探讨,也为北京市海淀区在相关方面的进一步探索优化提出建议。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学校应该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但目前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建设,仍处于探寻和摸索阶段。作为全国教育首善之区,北京市海淀区已经走在了前列。
沙龙上,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和海淀区部分中小学代表围绕非遗教育实践同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美术学科负责人黑俊颖表示,学校参与了海淀区非遗教育群体课题研究,探究非遗艺术如何在中学教学中落实推广这一问题,取得了一定实践成果。2017年学校成为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校。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校长郭红霞表示,一直以来,学校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工作,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方式为核心,建立起了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育人机制。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时,曾在艺术文化长廊和墨韵堂观看了学生们的传统文化艺术展示活动并欣赏了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总书记对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让师生们深受鼓舞。海淀区民族小学艺术副主任傅若乔说,近年来,学校以课题为引领,深入实践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非遗传承模式,还于2015年成立了非遗传习基地——艺和工作坊,得到学生及家长广泛支持,取得了良好效果。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大家对北京市海淀区的探索予以高度肯定。
与会嘉宾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接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资源转换,可以让青年一代有机会进一步体悟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嘉宾们认为,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全国教育的首善之区,在区域层面将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有规划地、系统性、选择性地加工,使之成为教育资源,起到了示范作用。经过多年的非遗教育研究及课程实施探索,海淀区非遗教育实践已经走到了全国的前列,成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实践标杆。学校层面各美其美,作出适应学生特点的创造性的转化和传承,在培育孩子们对一些非遗项目兴趣的同时,又深入挖掘了这些项目背后的审美、科学等多重价值,其力度之大、受益面之广、研究实践探索之深,值得全国学习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吴昌德;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原会长管培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教育工作司司长王定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师教育学院语言人文教育系主任苏尚锋;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社教部主任李妍;光明日报文化记忆版主编、高级记者李韵;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主编、教育之春沙龙发起人贺春兰参会交流并作点评。人民政协报社副社长杨统连出席并致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敬德书院科研员高丹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