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飞地茶园”绿了青山,富了百姓

通讯员 解嘉 本报记者 江迪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14日   第 11 版)

“3月28日,我们思南白茶加工中心通过了ISO质量体系、安全体系认证验收,茶叶基地将在2023年9月份取得有机茶园证书。”望着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鹦鹉溪镇的漫山茶田,思南白茶创始人陆表感叹,“此次拿证,为我们的茶‘盖了章’,希望更多人喝到我们常熟传统碧螺春工艺制作的茶,也希望带动思南茶产业向生态有机、惠民富民方向转变。”

种“常熟茶”通“致富路”

陆表是思南县政协委员,但他是地地道道的江苏常熟人,从小喝着常熟碧螺春长大,这股清甜早已镌刻在他心里。

十里青山半入城,常熟市内可供大量种植茶树的区域有限,虽有传承百年的非遗技艺,但苦于“无米下炊”,好技术没有好产品的承载也无法让更多人了解。

2017年8月,陆表到当时常熟的结对帮扶县思南考察,发现思南县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日照、无污染的地理特点特别适宜茶叶生长,但当地的茶企、合作社普遍经营困难,收益甚微,群众种茶热情不高。

“思南茶树种植资源丰富,常熟等东部地区对高端茶需求旺盛,我有一技之长,完全可以将‘茶’作为共同富裕的纽带,让常熟茶成为‘致富茶’。”陆表回忆起当时的决定还是激动不已。他说,“往小了说,我们能够大批量生产名优茶产品,让更多人喝到常熟茶。往大了说,我们能够为当地群众提升收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当年12月,贵州品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开启“飞地茶园”建设。短短几个月时间,公司以全程技术指导并包收茶青的方式,在翟家坝村建设了1023亩白茶基地。2019年春天,基地迎来首次采摘。村里净收入10多万元,实现脱贫摘帽,2021年还被贵州省列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翟家坝白茶基地干得有声有色,训家坝白茶基地也不甘落后。2018年,陆表在这儿建成了自有产权的1500亩训家坝白茶基地,荒废近10年的山头长满了青翠的茶树。

引“高技术”迈“新台阶”

有了种植基地,如何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种出高品质鲜叶?种植技术是关键。常熟市科技局局长顾晓丹介绍,2019年,常熟争取到江苏省科技厅的支持,导入了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模式,邀请江苏茶叶研究所专家到场指导和集中授课培训,选派常熟农业专家到基地助农帮扶,并与省茶叶研究所、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技术合作,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生态种植模式。

常熟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钱彪多次给予技术指导,联动常熟种茶专家和特邀农业专家根据思南县自然环境和产业现状,结合发展生态茶园经验,在示范茶园建设过程中引进试种适合当地种植的无性系优良茶种、专门引进“梯改坡”技术、发明新型蓄水装置,引进种植鼠茅草以草制草,同时积极探索思南茶鲜叶的适制性研究,提高茶鲜叶的利用率及茶叶品质提升,让茶园亩产鲜叶提高20%,亩均收益提高30%。

在加工领域,陆表引入贵州唯一成规模碧螺春工艺生产线,于2019年建成年产10万斤名优茶叶的加工中心。以可控温控湿摊青房、三段控温杀青机取代传统摊青装置和老式杀青机,提升了茶鲜叶利用率及茶叶品质。2021年,建成贵州省内首个5G智慧茶园,全力推进加工中心数字化改造,引领思南茶产业跨入数字化发展时代。

技术需要传承,扶贫更要扶智。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加工中心的科技人员对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等进行全过程精准技术指导,编写完成思南白茶种植、加工标准,在当地累计开展行业交流对接170余批次,举行技术培训35批次、1300余人次,累计培养技术骨干8人、熟练工人400余人,助力思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用“好茶叶”换“好生活”

茶香也怕巷子深,有好茶还得勤吆喝。碧螺春茶原本主要以江浙一带鲜叶为原料,思南白茶以思南鲜叶为原料,沿用常熟碧螺春工艺制作,怎样让大家了解并认可,是另一个难题。

2019年,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思南茶产业分店落户思南县,陆表也在常熟设立了推广中心,两地联动开展茶叶品鉴、商务合作、售后服务等。有机种植的鲜叶、传统制作的口味让思南白茶迅速打开市场,市场客户从常熟辐射整个华东地区。线上销售也如火如荼,入驻网络销售平台,设立思南白茶小程序、微店、淘宝店等,2022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带动思南县其他农产品销售100多万元。

销量好了,当地就业也带动了起来,思南白茶累计带动当地农户800人就近就业,发放务工工资1400余万元,为当地14个村集体增收200余万元,茶农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翟家坝村支书李奎非常激动:“我们签订了30年茶青包收协议,现在收益越来越好,农户们种茶制茶热情高涨,我们更要抓住机会,用好茶叶换好生活!”朴实的话语间洋溢着对茶产业的认可与热爱。

依靠这种“常熟企业+思南资源”“常熟技术+思南制造”的思路,常熟把茶叶种植加工技术、经营理念带到思南,思南把优质茶叶产品引入常熟,探索出了科技助农、异地种茶模式。常熟助力贵州思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项目入选2020年第三届全国产业扶贫优秀案例、2021年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陆表的公司也被评为贵州省级扶贫龙头企业。

谷雨前,思南县挎着竹篮的采茶人采着最鲜嫩的茶叶,加工中心浸透着碧螺春的茶味。常来常熟、思念思南,常熟思南共建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千亩茶树见证着两地友谊长存,见证着乡村振兴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南白茶已经不只是一种植物、一种食品,更是带动大家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产业。

2023-04-14 通讯员 解嘉 本报记者 江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1943.html 1 “飞地茶园”绿了青山,富了百姓 41,94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