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慈善周刊

广西首条智能盲道

助力盲人无障碍出行

本报记者 顾磊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18日   第 10 版)

盲人正在通过智能盲道过马路。广西残联供图

下班时刻,夕阳照在街道上,几位盲人手持盲杖穿过一条嵌入斑马线、由圆斑状图案构成的盲道,路过的车辆则在耐心等待。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园湖南路附近经常出现的一幕场景。这条斑马线是自治区首条智能盲道,由交警技术部门研发而成,它的存在,为附近街区的盲人们提供了安全保障及诸多便利。

城市中的盲道,本为盲人提供出行便利,但因设计、维护、改建等诸多原因,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盲人群体吐槽的对象。例如,盲道被护栏、门禁、电线杆等占据;在有的地方,由于街区改建等原因,有些盲道成为“断头路”;而在一些社区,盲道还往往被密集的车辆挡住。如何让盲道真正发挥作用,值得深思。

科技手段可为盲人群体出行带来便利,广西首条智能盲道便是如此。园湖南路是南宁市区的主干道之一。这条路上有一家“友好盲人按摩院”,100余名盲人师傅每天在此工作,被当地人称为“盲人按摩一条街”。师傅们住得不远,就在马路对面的葛塘巷。在健全人看来很方便的通勤线路,对于盲人师傅们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靠近主干道,上下班时间车辆较多,道路又缺乏无障碍设施,盲人师傅过街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盲人师傅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去年10月12日,在园湖南路与鲤湾路北二里路口,广西首条“智能盲道”正式启用。这是一条近30米长、内嵌盲道的斑马线,横跨园湖南路。交警部门为盲道配套了智能助盲指引系统,并为视障人士配发芯片手环,当他们过街时智能系统就开始激活,改善视障人士的出行体验。

该盲道斑马线两端安装有射频识别设备,当佩戴有芯片手环的视障人士过街时,设备可以精准识别,激活智能指引系统,LED显示屏上出现“行人过街,请文明礼让”的字幕,警示灯闪烁示警,播放语音提示,提醒过往车辆减速礼让。广西残联副主席、盲协主席陶进告诉记者:“南宁市礼让斑马线一直做得很好,在这个基础上,这条盲道更容易发挥作用。”

盲人夜间过街时,斑马线两端的激光预警设备还会发射红色光幕至行人腿上,增强机动车驾驶人对斑马线上过街行人的视认性,提升交通安全系数。该系统只在有行人通过道路时才发出提示,且夜间只通过行人预警激光发射提示,最大限度解决了噪声问题。

智能助盲指引系统还充分考虑到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差异性,可让盲人上下班的这一段路程实现全闭环,盲道采用了新型雨夜反光标线带,帮助盲人朋友快速识别行进方向,对车辆行驶也有安全提示功效。

这条内嵌在斑马线中的盲道,路面看似如乒乓球大小的圆石铺就,实则是交警部门与高校团队研发的特殊材质,通过喷涂的方式与路面贴合。走过多次后,陶进发现,它还解决了一个痛点——盲道易滑的问题。陶进告诉记者,如今城市中盲道很多,但一旦下雨或者遇水,其实比一般路面更易致滑,不少盲人在下雨天甚至不愿意走盲道。而这条智能盲道的材质,有较好的防滑作用,为盲人朋友提供了更多安全保障。

盲道的总造价并不高,建成后共已经发放了110个芯片手环,通过实际使用,盲人朋友也提出了新的完善建议:在手环上装开关,以免在盲道附近无意中触发智能指引系统,从而影响车辆行人正常通行。

陶进认为,较之一般性的社区、街区等,智能盲道更适用于盲人按摩场所较多的地方或者盲文出版社等场所。他建议,城市建设中应更多了解盲人群体的需求,根据需求修建盲道,让专业队伍建设盲道,让无障碍服务更精准。

2023-04-18 本报记者 顾磊 广西首条智能盲道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114.html 1 助力盲人无障碍出行 42,11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