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评论

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陈琛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20日   第 03 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对民族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为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战略工程、有效措施和重要载体,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我们党始终坚持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政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体政策的侧重方向也在不断调整。面对民族地区的大多数共性问题,如生态保护、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等问题,精准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在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民族平等和公平正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通过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等,使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性,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

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相对突出,民族地区面临着加快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在这几个方面着力:推动中央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建设围绕着力解决各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创建工作作为一面旗帜,为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助力。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点问题,在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等方面出实招、见实效,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长城。

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是民族工作领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普遍提高,然而,个别地区和部门在处理涉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相关事务时,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处理不精准、执法方式简单等问题。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深入宣传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广泛宣传关系各族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法律法规,确保实现宣传教育多层次、全覆盖、重实效。在创建工作中还采取畅通面向基层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强化法律援助相关工作,探索“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的模式。这为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坚持正面引导提供了现实基础。

实践证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进民族工作的有效手段,是展示各族人民时代风貌、展示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有效载体,必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结出更多硕果。

【作者系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

2023-04-20 陈琛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210.html 1 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42,21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