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周刊

中国篆刻艺术与非遗传承

□主讲人:林旭平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24日   第 11 版)

▲林旭平

▲林旭平篆刻作品

林旭平“福印”篆刻作品

主讲人简介:

林旭平,出生于雕刻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华夏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特邀篆刻家,中国田黄石印社社长。雕刻作品《稻香万里》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展出,获得赞誉;万福金安系列作品《千福印》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授予其“中国当代艺术家”“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编者的话:

中国篆刻艺术是以汉字为表象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它由中国古代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又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深受中国人的喜爱。2006年,西泠印社金石篆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篆刻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金石篆刻又一次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多年来,篆刻艺术工作者们勤恳兢业,为这门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期讲坛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篆刻传承人林旭平先生讲述篆刻艺术与非遗传承。

篆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篆刻,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艺术是由古代印章艺术发展而来的,两者都是刻印,不同的是,印章是实用艺术,篆刻是欣赏艺术。篆刻兴起于殷商、先秦时期,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篆刻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以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精神气韵,在世界艺术史上独领风骚,是东方文化的瑰宝。

金石篆刻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料上雕刻以案体文字的艺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它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也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既可以独立欣赏,又在书画作品等领域广泛应用,为历代文人墨客和普通民众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或钤记落款,或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中国自古崇尚福文化,“福”字由“衣”字旁、“一”字、“口”字和“田”字组成,“衣”字旁有福禄之意,因此,福字蕴含着“一口田,福禄全”的美好寓意。在我们的祖先看来,有衣服穿、有一口田、能吃饱饭那就是福气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福”乃“福、禄、寿、喜、财、吉”六大吉祥之首,在《尚书·洪范》中又分为“五福”——“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它展现了中华汉字所呈现出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传递了华夏文明所独具的思想情怀和优雅品质。它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超越民族、宗教、政治、社会、地域、时空,涵盖了人类生产、生活、思想、文化、艺术、民俗等方方面面,具有广泛的心理认同基础,成为中华民族最古老、吉祥、美好,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且广泛使用的文字之一。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中国的老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企盼福气的到来。“福”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不仅是物质满足,而是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个“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

由于朝代的更迭和各地民俗的不同,福文化的表现形式变得多种多样,成为各种福文化现象的概括和典型代表。几千年以来,由于中国人祈福、摸福、祝福、贴福、赐福、盼福、求福、送福、迎福等,“福”字在人类活动中几乎无所不在,大到名胜古迹中的摩崖,小到一枚小小铜币,甚至墓碑上都经常会见到它的踪影。在我国浩瀚的名胜古迹中,有许多撰有“福”字的碑刻、石刻、崖刻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康熙书写的位于北京雍和宫的“福”字碑,号称“天下第一福”。其他现存的还有广东肇庆菘台书院的“福寿”壁刻、山东蓬莱阁的“福”字刻石、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三清观中的“福寿”崖刻、湖南岳麓书院赫曦台的“福”字壁等。

金石篆刻福印是将印石、印雕和篆刻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集福文化和篆刻于一体。金石篆刻福印自古有之,历代圣贤、帝王将相和众多书画篆刻名家对福印情有独钟,篆刻名家如文彭、何震、林皋、丁敬、邓石如、赵之谦、王福庵、吴昌硕、齐白石、谢梅奴等篆刻的福字印章,可谓开辟一代新风。齐白石就曾以简练的单刀法和急就章的神韵,创造出奇恣跌宕、淋漓雄健的齐派风格。

金石篆刻福印以福文化为主要内容和题材,将不同的福字篆刻在不同的石料印章上,其原材料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印石,有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石,内蒙古巴林石,湖南墨金石等,通过20多种刀法的灵活运用,集合秦汉印与现代流行元素,将一个篆书的“福”字以变化万千的形式在金石上篆刻而成,最终能形成一万多个字体不同、造型各异的“福”字,成为海内外唯一用同一字体篆刻“福”字最多的篆刻艺术,形成古拙的金石味和高远的意境,达到一种自然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相融相生的和谐境界。

金石篆刻福印以“世界同福”为理念,以中华福印传统文化为内涵、以世界大同的寓意为诉求、以国际风格的设计为指引、以多元广泛的应用为前提、以人类共同的福祉为目标,团结全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共同追求崭新的“幸福世界”,实现“福源世界、万福来朝、福泽乾坤、世界同福”的宏伟愿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福印文化,倡导用更多姿多彩的形式传承中华民族福文化,向世界展示福文化。

一份优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中国篆刻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多年来,相关社区、群体和有关单位大力开展项目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

篆刻艺术是一项需要长期刻苦学习和实践的艺术,其中有大量细节之处,必须静下心来拜师学习勤学苦练才能掌握技巧。当前,由于社会节奏较快,人们忙于工作和生活,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如以前,金石篆刻艺术的学习者和继承人逐渐减少;同时因为生活所需,不少学习篆刻技艺的人也选择了转行,金石篆刻技艺的人才愈发不足,传承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随着篆刻材料的不断开采,一些较为珍贵的不可再生材料日益减少,原材料的获得具有一定困难。较高的成本对于技艺传承人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成本的增加意味着风险的增加,成本的短缺也限制了传承人们持续地产出艺术作品。同时,由于较高的原料成本和时间成本,金石篆刻的艺术品价格较高,难以在市场上大规模普及与应用,限制了其大规模传播的可能。

为此,我认为,在保护和继承方面,一是要建立人才库。技艺作为一种文化,其保护和发展都离不开人。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将金石篆刻技艺的传承人和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建立人才库,不仅有利于篆刻技艺文化火种的保留,还有利于艺术家们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创意,促进金石篆刻技艺的发展创新,从而带动相关艺术市场的发展。

建立金石篆刻技艺的人才库,首先,要广泛征集金石篆刻技艺方面的专家、传承人和爱好者;其次,要制定科学的金石篆刻技艺传承计划,包括传承人的培训、技艺的传授和经验的分享等;再次,要通过金石篆刻展览、比赛、研讨会等方式,促进金石篆刻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技艺的水平和影响力;最后,要积极推动金石篆刻技艺的市场化发展,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收藏家前来支持和投资金石篆刻技艺。

二是要完善数字资源库。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非遗文化带来了数字资源库建立和完善的可能。数字资源库具有保存和传播知识、方便检索、便于维护和管理的诸多优点。可以将篆刻的方法、技巧、篆刻艺术作品以及更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囊括其中。数字资源库不仅可以为传承人所用,对于一些复杂的技法进行记录以免失传,同时行业间进行交流与学习;同时,资源库也可以向大众开放,向社会大众普及篆刻文化以及福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并让大众在众多优秀作品中发现篆刻的博大精深。

三是要积极推广体验。很多城市都会有各自的非遗文化馆,非遗馆自身也会进行一些非遗文化的体验和推广活动。比如,长沙非遗馆每周都会请师傅来到非遗馆免费对公众进行非遗文化的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中每个非遗项目都选择了独具特色而又便于上手的小工艺进行教学,让来往参观的游客也愿意花上一点时间完成自己的作品。除了这种游客主动式的体验方式,非遗文化还可以更加主动地运用线上线下两种模式进行推广。如在线上可以开办相关讲座和网课教学活动;线下则更加可以举办展览或者进社区进行体验活动。体验式的教学让停留在文本上的知识瞬间生动起来,人们自己体验并完成的作品也能获得极高的成就感,并或许能产生兴趣在未来进行更加深入体系化的学习,成为技艺的爱好者甚至是传承人。

四是要加强篆刻非遗文化教育。加强金石篆刻非遗文化教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促进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推动金石篆刻行业的发展,有助于培养更多的金石篆刻人才,为金石篆刻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加强金石篆刻非遗文化教育,既是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青少年文化素养和推动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我们可以进行“金石篆刻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学校为同学们开办体验课,或与美术课进行联动;也可以与学校合作组织学生游学活动,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文化之美,从而培养更多的金石篆刻人才,推动金石篆刻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在传播与创新方面,一是要注重产业创新。首先,开发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石篆刻艺术的传播和创新需要依托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文创产业可以将金石篆刻艺术与设计、手工艺等结合,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和时代特色的产品,如书签、纪念币等;对于一些初学者的印章我们也可以整理归类,融合一些文化故事和体验者的感受,再进行编排和出版,成为独具特点的金石篆刻技艺传承之书。文旅结合则可以将金石篆刻艺术与旅游景点结合,挖掘其中的故事,打造金石篆刻文化主题旅游线路,例如“寻找金石篆刻前世之旅”或者一些独具风格的主题房间,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其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是推动金石篆刻艺术传播的重要载体。需要加强金石篆刻艺术相关的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为金石篆刻艺术的展示和传播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展览馆和博物馆不仅可以摆放一些传承人大师的作品,对于初学者的雕刻作品或者呈现出来的技术进步都可以进行展出,成为当地的文化标识,在展览馆的一侧同时就可以进行相关文创产品的售卖和篆刻艺术的体验教学。展览、售卖、教学三者的有机融合,能极大地将游客的兴趣勾起,沉浸式地与金石篆刻为伍。

二是要注重渠道创新。首先,注重网络互动平台的使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互动平台成为了金石篆刻艺术传播的新渠道。微信、微博等中有大量年轻人,可以通过在微信、微博等软件平台开设金石篆刻艺术的官方账号进行推广活动等,让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活力,从而将金石篆刻艺术传递给更多的人群。其次,注重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短视频平台也是金石篆刻艺术传播的重要渠道。短视频的优点是成本小,操作简单,选题丰富,风格活泼。可以通过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发布金石篆刻艺术的各种视频,以短小精悍、内容有趣的方式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传播,让非遗技术也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增加对其了解。同时,还要注重直播平台的应用。互联网直播,已成为当下人们普遍关注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让观众在直播过程中与金石篆刻艺术家面对面互动、学习金石篆刻艺术知识、欣赏金石篆刻艺术作品,具有一般视频不具有的亲切感。直播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师傅进行制作工艺的展示,可以是初学者的体验过程,也可以是金石篆刻相关历史故事和传承故事的分享。不管是什么形式,它既能加深观众对金石篆刻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又能通过打赏的形式让直播者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支持其后续进一步发展。

三是注重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金石篆刻艺术传播的核心,需要不断地创新金石篆刻艺术的内容形式,使之符合时代的需求和观众的审美。要推动技术本身的内容创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我们可以从技术手段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来分析,例如,在技术手段创新方面,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和试验,探索新材料的应用、新刻刀的设计、新刻刀的制造等;在技术应用创新方面,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3D打印、激光雕刻等,创造出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艺术作品。同时,还可以通过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创造更具创新性和视觉冲击力的金石篆刻艺术作品。技术本身的内容创新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更好地保护文物、提升艺术作品的品质、扩大艺术作品的市场等。此外,技术本身的创新也可以推动金石篆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关注这门古老的艺术。

四是注重合作创新。首先,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金石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加强与国际文化机构和组织的交流合作,让更多的外国观众了解金石篆刻艺术,同时体验金石篆刻技术,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可以通过组织金石篆刻艺术的海外巡展、与国际文化机构的合作推广等方式来实现。其次,需要跨界合作。金石篆刻艺术的传播还需要与其他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可以与现代艺术、时尚设计、戏剧影视等领域进行合作,创造更多具有跨界融合的艺术品,使金石篆刻艺术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传承好篆刻艺术文化

金石篆刻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在新时代,传承和传播金石篆刻艺术对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加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传承金石篆刻艺术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金石篆刻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金石篆刻艺术作品既有文字,又有图像,是中国古代文化、文字、历史、美学和文艺的集中体现,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因此,传承和发扬金石雕刻艺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增强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其次,传播金石篆刻艺术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金石篆刻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通过向世界传播金石篆刻艺术,可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鉴,促进文化融合和共存。不仅如此,金石篆刻艺术也可以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作出贡献。例如,中国的金石文化和印章文化,对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传播金石篆刻艺术,不仅可以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力,也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共存和交流互鉴。

再次,传承和发展金石篆刻艺术可以促进文化创新和创造。金石篆刻艺术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虽然历经千年,但是仍然能够在今天发挥出新的价值和意义。传承和发扬金石篆刻艺术,不仅可以使得这种艺术形式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和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可以激发新的艺术创作思路和创新能力,促进传统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例如,现代的金石篆刻艺术家会将传统的金石篆刻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兼具传统美学和现代审美的作品。这种跨界的艺术创作方式,不仅为金石篆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也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由我创作的《千福印》等作品便是将篆刻技艺、福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完美地融为一体,让古老的技术与时俱进的思想相互碰撞,完成震撼中外的艺术作品。

此外,传承和发扬金石篆刻艺术还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传承和发展金石篆刻艺术,不仅可以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也可以为金石篆刻艺术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作平台。例如,在旅游业的发展中,金石篆刻艺术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以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传承和发展金石篆刻艺术,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和发展。

最后,传承和发扬金石篆刻艺术可以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金石篆刻艺术作品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美学内涵,观赏金石篆刻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增进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对社会大众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2023-04-24 □主讲人:林旭平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451.html 1 中国篆刻艺术与非遗传承 42,45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