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春秋周刊

智澄与西北儿童教养院

郭松林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27日   第 10 版)

智澄在大革命时期参加国民革命军,任政治教员。北伐战争中,智澄随部队英勇战斗,多次负伤,后因伤离队,到北平任教。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晋冀诸省难民逃亡西北地区者甚多,其中有不少学龄儿童和孤儿。智澄看到很多难童因饥寒交迫而夭亡,心如刀割,于是设法找到宋庆龄,提出“要办个机构收容和教养战争难童”的想法,得到宋庆龄的支持。1939年8月,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派智澄在陕西汉中筹建“西北儿童教养院”。

经过慎重勘查,智澄选定汉中西郊的凹口寺,吴家山、黄家营、赵寨村的古庙和旧祠堂为院址。经过3个月的紧张筹建,11月11日,西北儿童教养院宣告成立,以凹口寺为院部,在周围的吴家山、黄家营、赵寨村设了分部。

12月1日,教养院开始收容沦陷区流亡难童和抗日阵亡烈士子女。由于难童人数骤增,校舍远远不够,经智澄多方努力,申请到一笔建设专款,地方政府划拨土地,新建简易平房20间,1942年春,续建平房50间,终于建成了能收容1000名难童的校舍,并设置了一至六年级班次及成年职业班。

西北儿童教养院的院训是“公诚爱”:“公”就是以大公服务国家;“诚”就是以至诚回馈社会;“爱”就是以爱心博施济众。院歌是:“西北儿童大家庭,养教并重,厉行人格教育,注重生产劳动。勤俭公诚,服务大众,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和平。复兴、复兴中华,才是新中国的儿童。”院训和院歌都是智澄自己创作的。他选聘的教学人员才德高尚,多是流亡大学生或中小学教师中的佼佼者,其中有多名中共地下党员。

智澄爱童如子,以院为家。除了出外办事,都住在院里,细心照顾儿童们的生活起居。他十分推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既当严父,又做慈母。“管、教、养、卫”无微不至,对难童进行体、德、智全面教育。他从健身强国的理念出发,重视抓院内的体育和操练,教育学生讲究卫生,预防疾病,加强锻炼;要求因陋就简办好病室,给儿童及时防治疾病;还亲自抓儿童保育工作,夏季深入宿舍检查蚊帐有无破烂,冬季检查衣被可否御寒。

抗战后期,经费非常吃紧,西北儿童教养院千余名难童赖以生活的专项经费,时常不能按时、按数拨付。智澄多次请求,甚至曾多次变卖自己的财物,买回面粉,聊补孩子们的断炊之急。智澄先生虽竭力奔波,却始终无法解决这一难题,后以自杀向国民政府抗议,经费才得以部分解决。

1946年6月,西北儿童教养院更名为“社会部陕西第一育幼院”,一直延续到1949年12月汉中解放,院长一直都由智澄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成为汉中地区社会福利院,专门收留孤儿弃婴,赓续西北教养院的办学方针。

2023-04-27 郭松林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659.html 1 智澄与西北儿童教养院 42,65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