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积蕴暖意 释放活力

——从“五一”假期看中国经济复苏向好

文/据新华社电 图/本报记者 齐波 贾宁 摄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05日   第 02 版)

图为“五一”期间游客在北京故宫参观游览

图为“五一”期间孩子们在北京香山公园参加主题活动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五一”假期——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首个5天假期备受关注。

神州大地游人如织,江山如画;大街小巷人气兴旺,烟火升腾;工厂车间灯火通明,繁忙有序……忙起来、热起来的假期,再次彰显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韧性。

活跃的假期:流动中国折射复苏新气象

“五一”假期,“敦煌 堵骆驼”话题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

“2400多峰骆驼全部‘上岗’,从早到晚忙不过来!原本40分钟的路程现在要走1小时左右。”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负责人说。

北京鼓楼红墙前拍照留念的游客络绎不绝、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游客摩肩接踵、江苏南京“长江传奇”号游轮来回穿梭、宁夏“沙湖不夜城”灯火辉煌……这个假期,各地游客行在画卷中,感受大美中国的精彩。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文旅行业复苏势头强劲。

一个个“新纪录”见证“五一”假期的出行热度——

假期首日,广东省高速公路车流迎来高峰达912万辆次,创历史新高;北京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保障航班量、旅客运输量两项数据均创北京民用机场有史以来新高;深圳北站发送旅客28.8万人次,创建站以来单日最高值……

假日里流动的中国,彰显繁荣发展的生机活力。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刊文称,出行人数在假期激增表明,经历了三年的疫情防控后,中国经济复苏正在积聚动能。

火热的假期:消费回暖彰显中国经济韧性活力

热气腾腾的景泰蓝铜锅涮肉、喷香冒油的烤羊肉串、皮薄馅大的羊肉大葱水饺……“五一”期间,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老字号东来顺人气火爆,门口排队等位的客人络绎不绝。

赶一场国风市集,体验与传统文化的邂逅;去一次野外露营,约上三五好友围炉煮茶;体验一把城市骑行、飞盘、陆地冲浪……“五一”期间,各类新业态新玩法受到消费者追捧,美团平台的新潮玩乐相关订单量较春节假期增长超200%。

老字号人气旺、新业态“火”出圈,成为这个假期消费火热、经济向暖的生动缩影。

在政策等因素助推下,消费需求加速释放。据商务部监测,“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8.9%;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我国电影五一档票房达15.19亿元,电影市场复苏向好;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假期前3天长线出行住宿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40%;假日期间苏宁易购全国门店客流量同比提升23%,绿色节能家电销售量同比增长56%……

“‘五一’假期国内餐饮、文旅等消费市场强劲复苏,充分展现出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活力,也为全年经济回升向好巩固基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

忙碌的假期:在奋进中积蓄高质量发展动力

“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神州大地上,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奋斗的脚步不曾停歇。

秦岭脚下,西康高铁太兴山隧道建设正酣。

“最后一个辅助坑道4月30日贯通,隧道工程已全面进入正洞施工阶段。”太兴山隧道现场工人徐加建说,“隧道工程已完成近21%,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

亚洲最深油气井——“跃进3-3XC油气井”开钻,为今后钻探万米特深层油气提供重要技术和装备储备;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建成通车;海南文昌航天超算中心项目建设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放眼全国,各地以“奔跑”的姿态奋力开新局——

在贵州,多个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初具规模,一批批优质企业纷至沓来;

在黑龙江,一列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拉响汽笛,驶向波兰、德国、比利时等国家,为打造中国向北开放新高地提供运力保障;

在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核心地段塔吊林立、货车穿梭,建设者在这片热土上不断刷新“中国质量”“中国速度”……

奋跃而上,只争朝夕。

旺盛的人流物流、火热的消费市场、忙碌的生产车间……透过“五一”假期这扇窗口,世界看到一个踔厉奋发、活力澎湃、欣欣向荣的中国。

(文/据新华社电 图/本报记者 齐波 贾宁 摄)

2023-05-05 文/据新华社电 图/本报记者 齐波 贾宁 摄 ——从“五一”假期看中国经济复苏向好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870.html 1 积蕴暖意 释放活力 42,87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