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新闻

“小叶子”也能成为富民兴村“大产业”

——广东惠州市政协推动特色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林仪 通讯员 冉隆江 陈冠城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05日   第 07 版)

提升种苗繁育能力、建设智慧茶园示范基地、提高茶叶加工工艺……记者近日走访广东省惠州市一些大型茶叶生产基地发现,近年来惠州市茶叶产业在种植规模、产量和单价快速提升的带动下,茶叶产值大幅提升。为抓住发展机遇,各大基地正强化科技支撑,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据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惠州茶叶种植面积6.07万亩,产值8.26亿元,茶产业已成为惠州市规模性特色农业产业。

惠州市政协长期关注并推动惠州茶产业发展,通过实施提案资金项目,多次组织委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调研,结合实际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和繁育、提升加工工艺、建设生态茶园标准化示范基地等工作,有力推动惠州特色茶产业以生态、安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形态高质量发展。

2022年,惠州市政协将“惠州市特色茶(毛茶、岩茶)产业发展”项目列为提案资金项目,委托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普查挖掘出百年毛茶老茶树104棵,并利用种子播种、扦插、嫁接等繁育方式开展了毛茶的繁育育种研究。

“项目的实施提升了种苗繁育能力,让很多想种毛茶的茶农都能拿到茶苗。”惠州市龙门县南昆山云尖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伟良介绍,以往村民种茶都是依靠移植,所以毛茶产量很少,得益于繁育育种研究,让更多茶农能获得优质茶苗。

“柏塘山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柏塘镇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广东省十大茶乡之一”。全镇拥有山茶专业合作社及企业共57家,种植农户达6000多户。在惠州市政协的支持指导下,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在2021年主导成立了惠州市柏塘山茶研究院,并通过编制技术规程、建设种苗繁育培育基地、打造生态智慧茶园、培育专业人才等综合措施,有效促进了柏塘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有了标准化之后,我们种植管理和采摘都更科学了。”在博罗县柏塘镇龙头村“纯种小叶紫芽茶母本园”里,当地种植大户郑伟平正在察看柏塘山茶种苗。他说,通过科学育苗,茶叶的质量和产量都会有所提升。

因不同县域种植茶树品种和加工工艺不同,惠州“县域茶”特色鲜明,但品牌带动力仅局限于当地及周边地区,没有形成品牌合力。惠州茶产业的发展成为市政协和委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惠州市政协委员单泽林经过调研,认为惠州茶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惠州特色,发挥好惠州优势,打造当地茶品牌、特色,推向市场带动当地茶农致富。

惠州市政协通过实施提案办理专项资金项目,制定并发布《惠州岩茶》《惠州岩茶栽培技术规范》《惠州岩茶加工技术规范》等标准体系。

“标准出台提升了惠州岩茶知名度。”惠州市岩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严炳鹏说,希望把惠州岩茶打造成惠州独特的品牌,争取在全国形成武夷岩茶、惠州岩茶“双龙戏珠”的新业态。

近期召开的惠州市政协提案资金项目“惠州市特色茶(毛茶、岩茶)产业发展”总结会上,市政协负责人表示,要做好提案办理成果的后续巩固工作,抓好办理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真正起到可示范、可牵引、可撬动的作用,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5-05 本报记者 林仪 通讯员 冉隆江 陈冠城 ——广东惠州市政协推动特色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900.html 1 “小叶子”也能成为富民兴村“大产业” 42,90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