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调研

■ 记者手记

“你被科普了吗?”

文/本报融媒体记者 王亦凡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05日   第 08 版)

“沉浸式”是一个网络用语,意思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件事情当中,达到忘我的程度。全国政协“《科学技术普及法》的修订”专题调研,深入基层一线,直面问题困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完全称得上是一次“沉浸式”调研。

4月16日至21日,从广西到上海,六天时间,三个城市。调研组分成小分队,深入科普场馆、科研院所、中小学校、社区乡镇、相关企业等30余个调研点,行程紧张又充实。

调研组的成员提前做足功课,带着问题而来。他们覆盖了科普法修订的方方面面,委员中有科普工作者,有教育、法律方面的专家,有高校学者、科研工作者,有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有科技企业家,还有科技部、中国科协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无一不是长期关注着国家科普发展,对科普的未来充满殷切期盼。

在调研组里,最流行的问候语不是“你吃了吗?”,而是“你被科普了吗?”。大巴车上、调研点位上,甚至是吃饭时,大家随时随地交流着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如此细节,足以窥见大家对这次调研的全情投入。

“沉浸式”调研,是委员们每到一地,都扑下身子了解情况,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在北海的红树林科普基地、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委员们关心的是如何利用好天然优势,把科普工作做到大自然中。在坛良村坛板坡,有委员向介绍情况的村干部提问,村子里老年人多,科普工作有什么难点,怎么才能更有针对性?

深入一线,才能把问题找准、把建议提实,这是委员们不约而同的认识。

调研要抓住重点。科普法修订,是为了解决现行科普法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更好地推动新时代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调研组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调研,尽可能地了解迫切需要修法解决的现实问题。

“要抓住青少年这个科普的重点群体。”

“需要关注一下科普市场化的问题。”

你一言我一语,调研组成员以问题为导向,着重关注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互联网企业、科技场馆,在走访时也随时对学生代表、企业代表进行提问。

如果说走访调研是了解情况、摸清问题,那么座谈就是通过互动交流进行思维碰撞,“撞”出好建议。

这次,有的座谈会开在一地调研完成之后,调研组坐下来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同志交流调研体会,听听他们的困难与建议。有的座谈会就开在调研点上,比如在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调研组同学生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有的座谈是在调研组内部,每一位调研组成员都提一提这几天看到的情况和问题,然后进行充分讨论。

六天时间,大大小小的座谈会开了足足八场。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座谈会取消了一切不必要的环节,发言时也都不谈成绩,只聚焦问题与建议。

调研不是目的,通过调研真正将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清楚并进行反映,才是调研的根本。“沉浸式”其实不是这次调研的特色或优点,而是深入扎实开展调研的必然要求。调查研究是人民政协的基本功,只有在调查研究中全面摸清问题,深刻把握重点,才能为建言献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05-05 文/本报融媒体记者 王亦凡 ■ 记者手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908.html 1 “你被科普了吗?” 42,90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