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摄影

绽放青春力量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05日   第 12 版)

2003年,25岁的博士生张江(中)创建了探讨人工智能与复杂系统的互联网科学社区——集智俱乐部,针对智能如何涌现、病毒与谣言怎样传播、生命怎样起源、如何设计AI等前沿问题展开线上线下研讨。2017年,几位95后青年跟随张江创业,至2023年,集智俱乐部已积累近20万粉丝,00后硕博生纷纷崭露头角,许多年轻人把研讨成果写成了论文发表,甚至结合新技术去创业。20年里,传播复杂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生态逐渐成形,青年代代接棒,推动科技永远向前。

“各位游客大家好,下面由我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碳中和。”五一假期,北京陶然亭公园殿堂队讲解员魏莹(左一)在日常红色文化讲解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公园组织的科普宣传活动。魏莹作为公园讲解队伍的一名讲解员,她时刻不忘团队的建设与发展,经常参与组内培训交流,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位职工,遇到临时工作,她总会冲锋在前,用热情周到的服务主动讲解,为讲解队伍中的新人树立榜样,让她们建立信心,为培养“百花齐放”的基层讲解队伍作出自己的贡献。

29岁的李达(中)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房建公寓段的一名技术员,从2019年参与到雄安站预介入工作中以来,四年间他亲历了雄安站的“茁壮成长”,也目睹了雄安新区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和以往的高铁站不同,雄安站的正常运行采用了BIM系统。车站内的每一根管道、每一部通风机组、每一盏照明灯都可通过BIM系统调试和控制,真正实现了“智慧高铁站”,而李达正是BIM系统的建设者之一。“趁着年轻,我想多历练自己,为铁路房建技术领域运维发展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李达说。

生活在城市的有车族,一定不会陌生途虎养车。离开校门就投身养车的王伟超就是很早加盟途虎养车的。他介绍说,途虎养车对于汽修技术人员有着不一样的培训设置。培养的汽修人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成就的,需要经验和时间的慢慢沉淀和积累,售前要服务好维护好顾客,售后也具有技能等级认定,前后结合培养出一位才能兼备的技术人才。途虎养车良好的用人机制,吸引了一大批年轻技工“小师傅”工作在途虎。他们给予技术员工良好的、透明的晋升机会。让每一位有梦想的年轻人,都能拥有机会,实现梦想,体现奋斗的价值。

图片958张、文物1357件、景观类作品25组、珍贵影像视频13个……关于北大红楼主题展的情况,谢尹楠如数家珍。95后的谢尹楠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讲解员,在北大红楼讲解“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她希望每一位参观者都能通过她的讲解,近距离地“触摸”到百年前那批优秀的年轻人。

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委员,强力家具的副总裁张晶(左一),是典型的家居创二代、90后,毕业于加拿大纽宾士域大学商业管理专业。2015年回国后的她,开始深耕家具行业,带队率先开启直播带货,企业家具销售逐渐增长。企业也从单纯的家具销售拓宽成为家具整装和全家整装模式,开始承接学校、医院、政府部门等工程项目。企业销售额逐年上升,前景无限。

每一次火箭发射时,在追随火焰尾迹的目光中,除了有守望的航天人,还有一群热爱中国航天的摄影师们,他们拿起“长枪短炮”,通过自己的方式记录中国航天的发展,用手中的镜头讲述中国航天的故事。来自北京的95后航天摄影师张敬宜,便是其中一位,她走遍四大发射场,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近20次火箭腾飞。天文摄影本质上属于科学摄影,极具技术性。张敬宜从小便喜欢天文知识,十年逐梦星河,张敬宜已经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曾文仲(左二)是被德化三班镇陶艺村吸引回乡的在外游子。在福州等地从事陶艺多年,回归故乡的他,看到了传统陶艺的独特魅力和市场前景,毅然决定在这里打造陶艺爱好者之家和实验创作基地。他吸引了景德镇艺术院校和其他艺术院校毕业的学子,在创作基地画瓷、制陶。共同打造了清水柴烧的艺术陶艺。既解决了学子就业,又发扬传承了传统工艺。同时也成为了德化陶瓷对外交流窗口和旅游观光品牌、国际陶艺家交流的重要平台。

组建中国第一支女子马球队,创立公益项目赞助中国青年马球队亮相国际赛场,发起“中国马球传承计划”……35岁的罗斌(中)是中国马术协会马球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作为1003 POLO创始人,她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中国马球运动的发展。“在国际马球赛场上,每当嘹亮的国歌奏响,总是让人热泪盈眶。我倍感自豪,使命感也由然而生。”罗斌坦言,正是出于对马球运动的热爱让她选择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了下来。看到越来越多爱好马球的青少年在赛场上崭露头角,这也坚定了她持续投身马球事业的勇气和决心。“希望更多有志于马球的青少年,融入到这项朝气蓬勃的运动中,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青少年的力量。”罗斌说。

王鹏飞(中)是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伊犁边境管理支队的一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移民管理警察。“基层才是我成长的沃土。”受基层战友戍边故事的感染激励,王鹏飞主动申请到边境一线工作。当看到身边很多战友放弃内地优渥生活、默默扎根边境一线、真情服务人民群众,他立志要用文字和镜头展示出战友们的誓言和坚守,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各类稿件,深夜也总是抱着相机摸索,坚持每天记录身边战友的点滴,不到半年时间就写满了厚厚的4本笔记。

本报记者 贾宁 田福良 齐波 摄影报道

2023-05-05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925.html 1 绽放青春力量 42,92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