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先生是香港一位传奇人物,有着辉煌的人生,为国家为香港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晚年时,我有幸在他身边工作过一段时间,耳闻目睹,对他丰富传奇的经历和成就有较多的了解和深切的感受。时逢他诞辰百年之际,再次回顾往事,依然历历在目,感慨不已。
他的爱国爱港的情怀、远见卓识的智慧、敢于冒险的勇气、开拓创新的精神、乐于奉献的善心,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艰苦创业 谋生报国
霍英东祖籍广东番禺,1923年5月10日出生在香港贫穷的水上人家,香港人称作疍民。他早年失兄丧父,母亲带着全家艰难生活。他曾满怀深情地讲,自己一辈子最感激的人是母亲,一是母亲带着全家毅然离船上岸生活,二是母亲不管多么艰难都供自己上学读书。
可惜时运不济,他少年时遭遇日军占领香港,不得不中途辍学。离开学校后,他先后当过船上的烧煤工、糖厂学徒、修建机场的苦力、开过小杂货店。20世纪40年代末,从事海上驳运业务,开始了创业生涯。
生逢乱世、家境艰难,使他从小养成不怕吃苦、坚毅勇敢的性格。抗美援朝期间,在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施全面禁运、港英当局武力“缉私”的情况下,霍英东在香港组织了颇具规模的船队,运送大量急需物资支援祖国抗美援朝。周恩来总理曾用“患难之交”来高度评价以霍英东为代表的港澳同胞在新中国最困难时期所提供的帮助。
这段经历,也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由此也使他与内地有了联系。
2000年10月25日,国家举行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的盛大活动,霍英东是唯一受邀出席的港人。
创新地产经营 致力繁荣香港
20世纪50年代,香港人口激增,工商业兴起,对土地和楼宇的市场需求日趋旺盛。霍英东审时度势,创立立信置业有限公司,开始发展房地产业。他首创分层预售“楼花”和分期付款的经营方式,发明“售楼说明书”,对香港房地产业影响很大。
后来,短短几年时间,他建起了立信大厦、香槟大厦和香港当时最高的蟾宫大厦,还在四方街建成了100余栋楼宇并成功销售,成为香港最大的华资房地产商之一,助推香港房地产业步入了一个黄金时期。而房地产的振兴直接推动了香港工业、商业、旅游以及金融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了香港经济的繁荣。因而有人称“卖楼花”不仅是霍英东事业的转折点,也是香港房地产业的一个里程碑。
房地产带动了建筑材料业,他开始进军海底采沙业,成为“海沙大王”;他收购了美国人的太平岛船厂,在香港开创中国人收购外国公司的先河;他投身填海造地事业,是最早中标国际重大工程的港人之一;他还先后创办多家企业,业务范围涉及地产、建筑、航运、建材、石油、百货、旅馆、酒楼等。
由于对香港经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霍英东在香港工商界享有盛名,长期担任香港最大的华人工商社团组织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后被推举为永远名誉会长,成为华人商界的一面旗帜。
霍英东坚持做生意赚钱不忘回馈社会的人生准则,支持香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关心百姓疾苦,热心慈善公益,赢得了香港社会广泛赞誉。
拥护国家改革开放
率先投资内地建设
1961年,霍英东首次与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梁威林等中方驻港高层接触。1964年9月,他应邀以香港商人的身份,担任香港同胞国庆观礼团副团长,绕道澳门前往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15周年庆祝大典,并在10月1日参加了国庆观礼活动,不久还受到邓小平、廖承志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此过程中,他增进了对新中国飞速发展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改革开放伊始,霍英东就积极着手筹划到内地投资。1979年,他带头投资兴建中山温泉宾馆,开创了国内第一家合作经营旅游宾馆的先例。邓小平南方谈话到中山时住在这个宾馆,留下了“不走回头路”的佳话。
1983年,他与广东省有关部门合作兴建的广州白天鹅宾馆开始试营业,成为我国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管理的大型现代化酒店。白天鹅宾馆工程在国家质量奖评比中获得了设计、组织建设、施工三项金质奖章,特别是大厅“故乡水”景观,感动了许许多多海外游子。但建设过程中,他却因劳累过度而病倒。值得欣慰的是,白天鹅宾馆以先进的现代化经营管理和出色的服务质量赢得了宾客的广泛赞誉,成为“国际一流酒店”组织成员,也是中国参加这一组织的第一家酒店。2003年,白天鹅宾馆合作期满,这时宾馆资产已逾20亿元,但他履行承诺,毫无条件地将宾馆全部交给广东省政府。
霍英东还合资兴建了北京贵宾楼饭店,独资兴建了广州南沙大酒店。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家乡,能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事业作一点贡献,就是我的平生夙愿。也因此,建设这些酒店他坚持的是为民众服务的初衷。
改革开放以来,霍英东积极推动香港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被港人誉为“与内地沟通的桥梁”。他大力支持广东的经济发展,认为要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首先要改变当地河网纵横交通不便的状况,全力推动路桥建设。他先后投资或捐赠了番禺大石大桥、洛溪大桥、沙湾大桥和广珠公路上的4座大桥等多个重大项目。他为广州南沙的开发建设呕心沥血10余年,在滩涂上建起了广州南沙新城,为广州南沙自贸区的设立、为广州大南沙开发,为广州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霍英东倾力支持国家的教育事业,捐出巨款设立各种基金会支持内地教育,兴建大批教学设施,累计达7.6亿港元。霍英东还十分关心革命老区建设,提出在广东韶关、江西赣州和湖南郴州三个革命老区之间建立优势互补的“红三角”经济区,并通过所属的基金会,为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交流活动捐助1.5亿港元。在1991年华东水灾和2003年“非典”期间,他捐出巨资扶贫济困。他还捐款支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开展救助工作,关心和支持中医中药的推广,等等。
霍英东讲,“我们在内地多方投资捐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国家兴旺、民族富强。”霍英东在改革开放中的杰出贡献和无私善举,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肯定,他也与中央几代领导人结下了深厚友谊。
积极回国参政议政
全力支持香港回归
从1980年开始,霍英东历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作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热心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重要事务的协商,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建言献策,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广交海内外朋友,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影响,热情宣传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他始终关注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尽心竭力。
霍英东坚决拥护并身体力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为确保香港平稳过渡、顺利回归和长期繁荣稳定殚精竭虑。霍英东是邓小平调研香港问题时第一批单独会见的香港人士,也是最坚决支持香港回归祖国的人。他在会见时提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如出入境自由、旅游证件、港元继续流通等问题,对国家制定对港政策都很有帮助。
霍英东先后担任香港特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事务顾问、香港特区筹委会预委会副主任委员、香港特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挥作用。在《中英联合声明》草签后,发表了题为《我的事业永远立足于香港》一文,表明自己对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政策的拥护,以及对香港前途的信心和对香港回归的期待。
香港回归祖国后,他带头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照基本法施政,为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霍英东曾说过:“我这80年,见证了香港从被英国殖民统治到回归祖国怀抱,见证了祖国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世纪。”他始终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融为一体,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奋斗不息。
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后,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向霍英东颁发了大紫荆勋章,以表彰他为香港回归祖国等方面作出的特殊贡献。
无私奉献
支持中国体育事业
霍英东自小喜欢体育,特别爱好足球运动。他在公司组织了一个小足球队,年轻时每年比赛近300场,连续10年风雨不改。后来又喜欢打网球,曾6度获得香港网球公开赛双打冠军,还参加过英国温布顿元老网球双打比赛,成为参加这一赛事第一个中国人。
他认为,体育不仅关乎个人爱好、强身健体,也关系到强国之路。国际体育比赛颁奖时升国旗唱国歌,会激发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具有强烈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的霍英东,对体育表现出超乎常人的热情。他建立1亿港元的体育基金,不遗余力地支持国家体育事业,为中国体育重返世界体坛花费了大量心血和精力,成为著名的“民间体育大使”。
1974年,他大力奔走助推中国恢复了在亚洲足球联合会的席位,此后又积极推动中国重返羽毛球、篮球、排球、自行车等体育项目国际组织,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为支持北京举办第11届亚运会,他捐赠1亿港元兴建了英东游泳馆;为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带头捐赠2亿港元兴建水立方游泳馆。
为鼓舞祖国体育健儿,他多次为在奥运会和其他国际重大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颁发奖金。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霍英东体育基金向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奖运动员颁发奖金115万美元,并为每位冠军颁发了一枚一公斤重的纯金金牌。早在1978年,霍英东就推动香港与广东省举办“省港杯”足球赛。1981年,在中山温泉宾馆投资兴建了中国第一个高尔夫球场,挑选农家子弟组建了第一支高尔夫球队。他还捐巨资建成中国体育历史博物馆和中国武术研究院,在全国许多地方和学校兴建体育设施,并致力于国际体育交流。
长期以来,他为支持国内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事业和国际体育活动捐赠的款项达10多亿港元。1995年国际奥委会授予霍英东奥林匹克勋章,1998年国际足联颁发给霍英东金质奖章,以表彰他为国际体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的杰出贡献。
2006年10月28日,霍英东先生在北京病逝,国家为他在香港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当年,他荣膺中央电视台选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这就是爱国爱港的典范——霍英东先生。他的崇高精神和道德风范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