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离开我已经20年了,但她留给我的教导十分难忘。
母亲认为人一定要追求自己的理想。记得我上中学时面临文理分科,当时的社会风气是重理轻文,学文科在很多人看来没有出路。我的理科成绩不错,小学也是在理科风气极浓的中关村一小学习,昔日伙伴几乎都选择了理科。班主任很希望我能当理科生,将来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母亲一开始也希望如此。但是,我在父亲的支持下,根据兴趣选择了文科。那段时间,母亲很为我的前途忧虑,但当她看到我如此喜欢自己的选择,上大学后越学越有兴趣,就慢慢放下顾虑,转而支持我、鼓励我。不断有叔叔阿姨劝母亲让我尽早转个专业,母亲会说,就一直学下去吧,喜欢了就能学得好,学好了总有一碗饭吃。
母亲对我的鼓励,是来自她自己的人生追求。母亲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在北京石化系统一家单位做文字宣传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调到九三学社担任内部刊物的编辑。母亲非常热爱文字写作,她的理想终于可以在这个编辑岗位上实现了,真是无比兴奋和激动。她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撰写了大量的社讯报道、人物采访。在越来越汹涌的市场大潮中,编辑工作也是清贫的冷板凳。我曾听不少人说,母亲原先那个单位效益越来越好,要是不离开就好了。可母亲从来不后悔,能做自己热爱的编辑写作,钱虽然少一点,但很充实。她经常去采访,背着装满资料的大包挤公交车,想着晚上归家要做饭收拾家务,包里常常还要装上一些顺路买的食品和日用之物,分量真是不轻。我让她把大包放在车厢地板上,但母亲觉得包里装着重要的资料,还有正在反复修改的文稿,实在不舍得放在地板上被乘客踢来踢去。她就这么一直小心地背着,背着她珍视的资料和文稿。
说到母亲的采访,就要说到她给我的另一教诲,那就是要勤奋,要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对待工作。母亲的职责之一是宣传介绍九三学社社员成就。九三学社人才济济,母亲对每一位报道的专家,从不拼凑敷衍,而是多次现场采访,回到家认真学习各种资料。遇到问题,还要采访专家的学生、同事和家人。她为中国地质学先驱袁复礼先生撰写的采访报道《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怀念中国地质学先驱袁复礼教授》是向社会介绍袁先生的一篇重要文章。为了写好这篇报道,母亲采访了袁先生的多位学生,还采访了当时94岁高龄的袁师母和袁先生的子女,得到他们大力帮助。
母亲采访的许多社员是医学专家。在采访中,她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很多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地区,老百姓看病不方便,更难得到名医指导。她觉得自己可以搭建一座桥梁。她就一些常见病的治疗和日常保健问题,采访了50余位著名医学专家,撰写了访谈录,其中一些在《健康》等杂志发表后很受读者欢迎,这些访谈后来结集出版,得到许多著名医学专家的热情鼓励。
母亲用最积极主动的精神,把宣传社员事迹这份本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她认真撰写的严济慈、茅以升、陈明绍、贾兰坡、郝诒纯、朱弘复、袁见齐、赵柏林等多位九三学社社员中科学家的人物报道,收入她参与编著的《科学家的故事》,此书成为很有影响的科普读物。母亲也从中体会到让民众走近科学、走近科学家的巨大意义和价值。母亲的努力告诉我,热爱是重要的,但更要以勤奋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热爱的工作,只有如此,才能有更多收获,更加热爱。
母亲晚年生病,在对抗病魔的过程中,她重拾自己喜爱的画笔,创作了不少国画、油画作品。记得有一天,我在向我的博士后导师启功先生求教时,先生问起母亲的病怎样了。我当时的书包里刚好有一份刊登了母亲作品的报纸,我马上拿出来给先生看。那是母亲的一幅墨竹作品,画面上,一丛墨竹迎风取势。先生说:“这个好,老太太很坚强!”是啊,母亲很坚强!
人生真是沧海之一粟,母亲对工作的热爱与勤奋永远激励着我。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