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术家园

传递感人的精神力量

本报记者 杨雪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15日   第 10 版)

她代表着中国电影的一个时代,也代表着上海文艺的一个时代。

5月9日,“人民艺术家”“最美奋斗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逝世一周年之际,“德艺双馨·艺术常青——人民艺术家秦怡同志纪念座谈会”在上海市文联文艺大厅隆重举行。与会者回顾和总结秦怡同志的艺术成就,致敬这位百年中国电影史的见证者和耕耘者,学习她永怀赤子丹心的“人民艺术家”崇高精神。

秦怡曾说:“干文艺,不是为谋生,而是为理想。”这种理想需要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力量之源就在人民,“作为演员,终身追求的理想,应该是把自己从文艺中得到的一切感人的精神力量,再通过自己的表演给予别人。”座谈会上,许多人提到了秦怡的初心,称她“捧着一颗初心来,满载厚德美誉去”。

回望秦怡的艺术人生,正是用生命的长度与宽度践行她心怀祖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不变初心。秦怡16岁开启舞台生涯,25岁走上大银幕,参演了30多部影片。她始终深信电影中饱含着精神力量。从年少时离家去抗战前线,到195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一生听党话,跟党走,直到93岁拍《青海湖畔》,她用一辈子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马兰花开》中能顶半边天的拖拉机手马兰、《铁道游击队》中与敌人周旋的芳林嫂、《女篮五号》中积极向上的篮球手林洁、《青海湖畔》中为高原铁路梦而奋斗的女科学家等,都是秦怡留给观众最亲切熟悉的银幕形象,至今仍激励和鼓舞着人们。

《秦怡传》作者唐明生表示,自己在一次次倾听中从秦怡多难而又多彩的人生中受到很大的教育,更增添了一份对她的崇敬。一次访谈中,唐明生希望秦怡谈谈她的表演心得,秦怡说了三点带有理性和思辨色彩的思考:一、演戏和做人是联系在一起的,文艺需要一种内在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二、人物是跟着时代走的,需要长期的艺术实践;三、重要的是要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是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遗产。结合当下演艺界的浮躁心态,唐明生认为这三点思考弥足珍贵,堪称是年轻一代的学习榜样。

2023-05-15 本报记者 杨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3424.html 1 传递感人的精神力量 43,42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