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医院是基层医疗服务网底,是分级诊疗枢纽,是县域医疗体系龙头,承担着县域内大部分医疗服务和几乎全部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置。整体看,这些年县级医院综合能力不断加强,硬件建设有了明显改观,但医疗服务能力与老百姓需求和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人才匮乏、编制不足、管理滞后、债务包袱重,以及医联(共)体整体效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为此建议: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内培外引相结合。加大引才留才力度并简化流程,给用人单位更多自主权。国家出台更大力度优惠激励政策,支持优秀本科毕业生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县级医院工作。建立长效管理人才培育机制,通过跟班学习、上下级医院相互挂职、学校专门开课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医院管理人才培养。
完善对公立医院支持政策。按实际开放床位扩充医院编制或实行备案制,探索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医生增设编制、直接入编。研究出台具体举措化解历史债务,使公立医院轻装上阵。医保部门加强与医疗机构沟通交流,加快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的调整周期,每年定期开展新技术医疗服务项目审批,加大新医保政策宣传力度。
增强医联(共)体内生动力。出台《医联(共)体建设与规范管理》《医联(共)体建设指导意见》等政策,实行各方利益捆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