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这为新时代民办教育的治理定下了基调。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实现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教育的分类管理。因此,不少民办高校的所有者面临着两难选择,有些感到前景不明、信心不振。然而,笔者认为,这些都属于民办高校发展的“近忧”。只要牢牢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初心,民办高校便一定会有足够的智慧来应对当下分类管理和引导规范的问题。而民办高等教育还必须要有的“远虑”是,认清未来教育竞争的新趋势。
竞争是为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对方的行为活动。教育竞争既包括学生及其家庭为争夺优质教育资源而开展的竞争,也包括教育机构之间为获得更好的办学资源及声誉而开展的竞争。后者依附于前者,受前者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前,除美国等极少数国家外,高等教育的政府垄断性非常突出,机构间的竞争并不明显。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高等教育的运行越来越具有竞争、选择等市场特征。民办高校也在此进程中应运而生。
教育竞争既有带来教育活力、促进质量提升等好处,也可能会带来市场无序、非质量要素投入加大以及恶性竞争等坏处。我国高校间的教育竞争既具有市场竞争的部分特点,也具有强政府管制性、类市场化治理等中国特色。需要承认的是,我国的民办高校在教育竞争格局中总体上处于边缘位置。虽然有些高校已经办出特色,甚至培养出不少杰出人才,但整体上仍然具有低层次办学的固有观感。民办高校要想实现基业常青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如下教育竞争的新趋势作出有效回应:
从增量生源竞争到缩量生源竞争
根据我国人口的发展趋势,到2032年左右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将达到顶峰,随后会呈现加速减少的态势。而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60%之后,具有一定的“天花板”效应,增速一定会降下来。因此,整个高等教育的生源市场必然会从增量竞争演变为缩量竞争。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大量依靠学费滚动发展的民办高校。从这个角度看,民办高等教育还有10年左右的发展窗口期。此后,机构间的生源竞争一定会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蓝海走向红海。在缩量生源竞争中,民办高校面临的政府政策风险、学生就业市场风险以及社会舆论风险将会不成比例地上升。
这种竞争新趋势已经在很多经济体中有所体现。比如由于少子化,我国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在过去20多年中逐渐下降,而数量众多的民办高校“产能严重过剩”,很多高校因大量设置迎合市场好招生的专业、忽视内涵建设而逐渐失去竞争力。预计未来台湾将有1/3的大学倒闭。
从国内竞争到全球竞争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产阶层在不断壮大。他们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也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作支撑,并且对于应试教育与教育“内卷”现象有不同程度的厌恶。其中也有不少难以在国内升学竞争中获取优势,因此将目光放在国外的学生。从数据上看,几乎在全世界所有的主要留学目的地国,中国留学生数量都是占据第一或第二的位置。能够负担留学成本、承担留学风险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不少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较高国家的高校都将吸引中国留学生作为一项战略来实施。一些国外高校还通过合作办学等形式在中国境内开办高校。这些高校也产生了大量的家门口“在地留学”需求。此外,留学服务也日趋完善。所有这些要素使得留学日益大众化、低龄化和多元化。
在这种情形下,我国民办高校所面临的竞争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毫不夸张地说,高等教育市场的全球玩家都在竞争中国学生。而这些全球玩家是我国民办高校的高维度竞争者。民办高校如果不积极主动去拥抱国际化,不去提升办学品质,是很难与这些高校正面交锋的。而当前不少民办高校所开展的国际化办学,实质上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甘于成为境外高校在中国招生的“留学中介”,必将难逃遭到淘汰的命运。
从教育机会供给竞争到教育质量声誉竞争
众所周知,我国民办高校的大发展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实现的。民办高校主要扮演的是教育财政补充者和教育机会供给者的角色。在公办高校无法满足大批学生的升学需求时,民办高校才成长起来。一般而言,在一个演化较为成熟的市场中,都会出现较高的行业集中度。而占据我国龙头地位的4家民办教育投资机构市场占有率仅在3%左右。市场呈现高度分散竞争的特点,民办高校尚没有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者,尤其是缺少高质量高声誉的龙头高校。这是我国民办高校仅仅参与教育机会供给竞争的直接表现。
仅作为教育机会供给者,其竞争策略一般是维持型的、成本最小化的,并且经常是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民办高校提供的是一般性、普适性的教育,而不是针对其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合适性教育。此外,民办高校大多在教育外围要素上显示竞争优势来吸引学生,比如更好的宿舍条件、学校位于大城市等,而不是在教育的核心要素上开展竞争,比如更好的课程教学、更灵活的校企合作,等等。这使得民办高校带有“母胎弱势”。学生往往是在大城市的民办高校和稍偏一点的公办高校之间做选择,或者是民办本科和公办专科之间做选择。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指出,鼓励、引导民办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但由于民办高校竞争的重点仍然没有放到质量和声誉上,在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等政策话语中,民办高校仍然游离于主流之外。
笔者认为,民办高校必须从一般的教育机会供给者转为教育质量、声誉的竞争者。除了对学生严格管理等现有办学特色外,民办高校需要发挥办学灵活的优势,助力实现产教融合,开展学情分析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潜心研究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这些方面,德国的民办应用科学大学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比如它们利用更低的在校生规模以优化对学生的指导、以实践为导向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提供继续教育和非全日制就读机会,等等。
从传统教育要素竞争到新技术搅局者竞争
传统教育要素包括生源、师资、设施设备、育人模式等;新技术要素包括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自动化、“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于传统教育具有很强的替代作用。以人工智能为例,它既可以广泛替代程序性和非程序性的身体技能,也可以大量替代程序性的认知技能。像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已经进化到可以分析数据信息、理解外界信息、总结甚至创造等非程序性的认知技能了。而我们高校的主流教育教学正是在传授这些技能。如果未来的工作世界不需要这些技能或者需求大幅度减少了,不就意味着这些高校存在的必要性大大降低了吗?
笔者曾分析过我国大学31个人文社科专业的试卷。发现平均100个题项中,评价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的题项分值比例约为29∶32∶18∶16∶2∶3。评价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题项分值比例为46∶22∶16。可见,学习成果评价注重事实性知识的记忆以及概念性知识的理解,高阶认知内容的评价严重缺位。新技术在工作世界的应用使得低阶认知技能有着越来越廉价的趋势,而培养低阶认知技能正是我们民办高校主流的教育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新技术是一种搅局者。虽然不少人认为其可以对高等教育“赋能”;但就民办高等教育而言,笔者却认为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它将不断拷问办学者,我们究竟能够提供给学生什么样的增值?我们还能不能继续用过去的教育教学模式来培养现在的学生以应对未来不确定性世界中的竞争?如同科幻小说《三体》中的一句话所说,“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以上4种教育竞争的新趋势,如果用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五力模型”来看,第一种代表着服务购买者的减少,第二种代表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第三种代表现有的竞争状况,第四种则代表着替代品的威胁。当市场中的主要力量都发生变化时,民办高校所面临的竞争格局将大有不同。
变化正在发生,变化已经发生。广大的民办高校办学者需要仰望星空,拓宽视野,思考更为长远的问题,回归教育竞争的本质与核心。唯有在教育核心要素上着力,才能建立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以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