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时代

现代技术开启甲骨文智能化时代

本报记者 王有强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18日   第 07 版)

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集中采访团日前走进河南省安阳市,来到河南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这里让你登录一个网站、扫描一个二维码,就能快捷查询到所需要的甲骨文的资料。

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副主任焦清局介绍说:实验室于2016年获批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2017年,实验室团队获批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团队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和甲骨文专家、考古专家和历史学专家组成,是一个多学科协同创新的研究团队,进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前沿研究;2018年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2022年,通过教育部验收并开放运行。

实验室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各类仪器设备总值约2600万元。实验室拥有“三维彩色扫描仪”“存储服务器”“人工智能超级工作站”“UPS电源”“机房运维管理平台”“超融合管理平台”等大型仪器设备和计算机软件,同时建有学生工作室、研究生工作室等实训场地。

实验室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文理交叉为特色,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甲骨文研究,形成了“甲骨文大数据平台、甲骨文识别与字形分析、甲骨文语言计算、甲骨文与殷墟科技考古”四个研究方向,以满足甲骨文研究所需信息技术支持与服务的需求。

由安阳师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和中国社科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合作建设了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标志着甲骨学的研究进入了智能化时代,目前已成为全球甲骨学家研究甲骨文最重要的数字资源平台,为甲骨学研究提供了大数据的支持,是了解、学习、研究甲骨文的互联网窗口,它破解了过去获取甲骨文研究资料难的难题,是目前最权威的甲骨文数据平台。

实验室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甲骨碎片进行自动缀合,目前为止,共缀合甲骨碎片41组,同时还发布了甲骨文的检测、识别、手写数据集,为计算机学者提供了检测、识别甲骨文标准的数据集。

2023年,实验室发布了面向大众的微信小程序“了不起的甲骨文”,服务甲骨文的传播,让古老而神秘的甲骨文走进百姓生活。同时,还发布了甲骨文的检测、识别、手写数据集,为甲骨文学者提供了检测、识别甲骨文标准的数据集。

2023-05-18 本报记者 王有强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3607.html 1 现代技术开启甲骨文智能化时代 43,60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