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新闻

■■■辽宁:

用好文化遗产 推进以旅彰文

本报记者 王金晶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19日   第 07 版)

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台湾学子们在辽宁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博物馆参观学习 杨玉春 摄

“这次看到红山文化中玉猪龙的图片、实物,才第一次这么立体地了解龙,才知道‘龙的传人’由来。”“我是学文化传播的,我们要设法把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精髓传播出去。”4月,10多名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台湾学子在辽宁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博物馆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国家的强大可以提升个人的自信心。”全国政协委员,台盟辽宁省委会主委蔡睿表示,台盟辽宁省委会将继续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创新交流形式,他希望台湾学子能“多来走一走看一看”。

不久前,由阜新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阜新文史资料集萃之历史篇》一书正式出版。辽宁省政协委员、阜新市政协主席张盈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此书以翔实的历史资料,经典的文化史诗,丰满的历史故事,真实描绘了阜新80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是一部阜新人民的英雄史诗,是一部更全面的阜新历史史料,是留给后人的一部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生动教材。该书的主编之一,辽宁省政协委员、阜新市政协文史馆馆长海春生也表示,这本书的发行将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阜新、了解辽宁。

全国政协委员,沈阳市政协主席于学利在辽宁省政协今年组织召开的第一次专题协商会上提出,锚定打造东北一流全国知名的创意设计之都、优秀文化传播高地和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深度挖掘沈阳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路线;积极申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文化、体育、艺术活动等建议。

在辽宁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已形成“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共识与合力。2022年以来,辽宁省政协在持续推进“讲好‘辽宁故事’、展示良好发展预期”界别组活动中,发掘了一大批闪耀中华文明之光的好故事,通过网络、书籍广泛传播。省政协还组织了多次省内外调研,并召开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推进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利用”月度协商座谈会、“整合我省文化资源 推动文旅融合取得突破性进展”专题协商会议,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围绕议题提出了诸多建议。“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可以从品牌选择、价值提升、时尚导入、产业对接这四个方面予以尝试。”沈阳市政协文史馆馆长初国卿说。海春生则建议,强化宣传报道,完善古籍工作机制,加强民族古籍人才队伍建设,以推进新时代辽宁省民族古籍事业发展。辽宁省政协委员、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管理处处长王轩龙呼吁,深入研究、科学保护,奋力实现牛河梁遗址的“申遗梦”。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主席周波表示,要搭建宽广平台,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积极参与国家与周边国家文明对话;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扩大地区交流合作,通过舞台艺术、影视、游戏等形式将辽宁文化遗产推向世界;要发挥各类文化团体、社会组织、辽宁籍华侨华人在专业领域组织协调优势,推动区域间、城市(乡)间文化交流。

2023-05-19 本报记者 王金晶 ■■■辽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3670.html 1 用好文化遗产 推进以旅彰文 43,67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