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周刊

看样式雷烫样的“前世今生”

——探访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样式雷烫样修复工作

本报记者 谢颖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22日   第 09 版)

国博文保院修复师介绍样式雷烫样修复情况

灰蓝色的屋顶古香古色,“掀开”屋顶,满眼朱红翠绿,木制梁架结构精巧,彩绘栩栩如生……这是一件样式雷烫样,精细逼真,让人仿佛能透过它“看”到真实建筑的风采。

5月16日,国际博物馆日前夕,记者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文保院”),探访国博馆藏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烫样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在清代,皇家建筑样式的专门设计规划机构叫作样式房,在样式房供役时间最长的当推雷氏家族。“样式雷”,便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

现存“样式雷”图档包括样图、现场活计图以及烫样。其中,将平面的设计图通过纸、秸秆、木头等材料组合变成立体微缩景观,便是“烫样”,此类型烫样在当时主要是为呈给皇帝审阅而制作。时至今日,烫样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物,还是研究当时营造建筑形式最可靠的历史资料。

“戏台一座,四面各显三间,明间面宽一丈七尺二寸……”记者在现场看到的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烫样上,贴有不少黄色贴签,记录着建筑的名称、尺寸等信息。文保院器物修复研究所的王熙林告诉记者,此件样式雷烫样为圆明园重要建筑的基础模型,为留存至今少量实体烫样文物中少有的建筑群烫样,具有规格大、等级高、做工精良等突出特点。1860年圆明园毁于战火,经过百余年变迁,建筑群原貌已经无从考证,此前仅有部分图档和绘画资料可做参考,但图档资料仅限于平面布局,而绘画资料普遍存在比例失调、环境结构不稳定等情况。并且现存所有该建筑群绘画作品中,因绘画角度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像,其中东部永日堂建筑群基本上被树木植被所遮挡无法看清。此件烫样的出现可完全恢复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全貌。

“本次修复工作在查阅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配合科学分析检测技术进行。”文保院副院长、研究馆员成小林表示,在对烫样的工艺,材质、内部结构等多方面详细探索、反复试验后,运用传统工艺技术,在确保文物安全和技术的可行性下开展保护修复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研究,在修复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文保院藏品检测与分析研究所的杨琴介绍道,对样式雷烫样的科学分析研究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无损到微损的研究流程——首先利用可见光摄影、多光谱摄影、X射线探伤、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等无损、非接触、宏观分析手段调查记录文物的保存状态、病害信息、制作工艺、历史修改等。然后结合宏观、无损分析所获取的信息,制订合理的微损取样分析方案,以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同时最小化对文物的干预。

通过科学研究,为烫样的保护修复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杨琴拿起了其中一座建筑烫样的屋顶。“烫样屋顶制作工序较为复杂,一般认为样式雷屋顶瓦垅采用‘沥粉’‘线香’制作,经显微观察,此件烫样的屋顶瓦垅为纸卷制成。”她说,为了解屋顶制作中的支撑结构,开展了X射线探伤成像,揭示出屋顶内部支撑结构分布、修改信息。结果非常有意思,图像显示屋顶支撑结构上多处绘有彩绘,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对烫样材料的“回收利用”。

将极少量颜色样本放入仪器中,调试观察,不一会儿,电脑屏幕上便出现了这种颜色的分析结果。在文保院拉曼红外光谱室,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了拉曼光谱的“超能力”。

通过拉曼光谱等先进仪器,样式雷烫样色彩所蕴含的“秘密”被一一破解。烫样所使用的颜料既有传统的矿物石色颜料和植物水色颜料,如红色的为朱砂,浅蓝色的是花青;同时也有合成的颜料,如深蓝如墨的颜色是普鲁士蓝和炭黑的混合物,绿色颜料为巴黎绿。这些发现与烫样制作年代是相吻合的——1850年以后,西方人工合成的颜料由于其成本低廉、色彩艳丽且附着力好等因素,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广泛应用于古建彩画、绘画等行业中,传统颜料与现代合成颜料同时使用,成为该时代绘画作品颜料使用的一大特点。

成小林表示,通过拉曼光谱及其他科学手段对这件样式雷使用材质和整体结构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古建筑形制、样式雷的相关制作工艺,也为后续修复师开展保护修复及工艺复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文保院将以本次保护修复工作为契机,以实体文物为基础,对已经消失百余年的样式雷烫样工艺尝试性全面复原。为此,文保院已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烫样修复预计在今年基本完成,后年完成工艺复原。

2023-05-22 本报记者 谢颖 ——探访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样式雷烫样修复工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3784.html 1 看样式雷烫样的“前世今生” 43,78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