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华声·港澳侨

澳门也有“上天的事儿”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推动内地与澳门科技合作

本报记者 刘圆圆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25日   第 08 版)

5月21日16时,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 新华社发

这几日,“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成功发射的消息在澳门大街小巷广为流传,澳门同胞沉浸在喜悦中。对于参与和见证内地与澳门航天领域合作的部分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来说,对这个消息更是期待已久。大家表示,合作是一个辉煌的历程,不仅为内地同澳门及国际航天领域合作开辟新路径,也激发了更多澳门青年“看航天、爱航天、学航天”的热情。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我非常激动。因为工作关系,我在2019年有幸参与了‘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前期的筹备工作,还记得当年面向澳门全社会开展为首颗卫星征名的活动,也在现场见证了澳门特区政府和国家航天局的签约。”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特区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柯岚从新闻中得知这一消息感慨万千。她说,“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是在2019年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之际立项的重要项目,是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是国家相关部门、澳门中联办和澳门特区政府,以及内地和澳门多所科研院校通力协作的结果。

往事历历在目,双星熠熠生辉。柯岚表示,“澳门科学一号”卫星不仅有巨大的科研价值,还开创了澳门与内地科技创新和科研合作的新模式,必将激励澳门和内地开展更广泛的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并且借此更好地开展航天科普活动,激发更多的澳门青少年“看航天、爱航天、学航天”的热情,推动更多澳门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参与祖国的航天事业。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是2018年底在澳门科技大学举办的航天高峰论坛上,与内地航天领导、专家碰撞之后的一个小火花。从想法,到与科学家团队、国家航天局共同努力、确定方向,之后在与所有参与项目的合作单位、科学家、工程师和工作人员四年多来的辛勤工作下,近日发射成功,取得阶段性成果,也开启澳门与内地科学研究合作新里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秘书长、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秘书长陈季敏谈起“澳门科学一号”的科研进程如数家珍。

“中国的航天器飞得多高,中国人的头就抬得多高。”作为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秘书长的陈季敏一直在澳门推广、科普航天科技。“2003年以来,为加深澳门青少年认识祖国在航天科普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在中国航天基金会的帮助下,我们组织澳门青少年航天科普夏令营,后又增设冬令营。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非常支持这项计划。澳门青少年报名也十分踊跃,他们通过活动接触航天科技知识,学习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曾数次亲自带团前往多个航天基地。”陈季敏回忆说,夏日的戈壁滩,酷热难耐,但孩子们学习的气氛却十分热烈。在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之下,不少参加夏令营、交流团的同学告诉她,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一批批澳门青少年怀爱国爱澳之心、立报国兴澳之志,为今后人生道路储备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两会’期间,我在由澳门中联办主办的与600多名在内地就读的澳门大学生及部分在澳门就读的内地大学生线上交流活动时,当我提到这段经历,有位正在清华读研的澳门小伙子立即回应,他当年就是因为参加了我们的航天交流团,让他日后下定决心,要从事工程领域方面的研究。”说起交流带来的成果,陈季敏满是欣慰。

陈季敏任职的澳门科技大学,在回归初期便成为港澳地区最早参与国家首个深空探测高科技航天项目,并适时获得嫦娥1号、2号飞行器探测月球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澳门科技大学成立太空科学研究所,并在2018年10月获科技部批准,挂牌成立“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天文与行星科学领域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的实施计划中也包括科普的功能。澳门科技大学便组织澳门青少年代表亲身参与设计、试验及科研活动,在澳门学生和青年的心中埋下探索宇宙的好奇种子,并配合各项推动科普教育的措施和政策,让种子萌芽生长。”陈季敏说,近年来,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走进澳门中学校园,深入浅出地与中小学对话、解答疑惑,并以自身成长经历和科研志趣,激发学生积极求学精神,熏陶他们献身科学事业。“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发射成功,澳门将以此为契机,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地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尤其是鼓励学校、社团和民间机构持续推动内地和澳门在航天科普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和互动,加深对国家航天技术发展的认知,推动澳门青少年热爱航天事业,激发他们的爱国热忱,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陈季敏表示,航天及其相关产业代表国家尖端科技,通过高科技成果转化与转移,可与澳门发展多元产业和商业需求深入结合,未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比如,推动航天高技术项目与金融、保险等领域合作,促进航天成果产业化培育和转移,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推动航天科技在澳门“一国两制”新实践中,在横琴深合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结出硕果。

2023-05-25 本报记者 刘圆圆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推动内地与澳门科技合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4005.html 1 澳门也有“上天的事儿” 44,00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