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规律,也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还是中华民族自我凝聚、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借鉴启示作用。我们需找到历史与当下的结合点,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阐释体系化、立体化,激活蕴藏其中的传播力、生命力,通过成果转化多元化、具体化,发挥历史故事滋养心灵、交融规律启示当下等作用,有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形成“铁板一块”,牢不可破。
一、当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阐释成果需及时转化
受科研考核评价体系中传播类权重较低、相关成果转化和社科普及资金短缺等因素限制,许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阐释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传播,再创作、再创新为普及读物、文学创作、影视艺术等作品的时间周期过长。一些地方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虽能营造出一定良好氛围,产生一定效果,但仍停留在办讲座、挂条幅、设展板、发传单、播放宣传片、开展签名活动等传统方式手段上,常常难以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政策性的语言大众化。此外,在快手、抖音、微信视频等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内容作品缺乏、直入心灵、简洁精准的传播作品少之又少。
二、对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阐释成果及时转化的思考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交往”是基本前提,“交流”是重要途径,“交融”是核心目标,通过“三交”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以共同精神归聚人心,以语言相通推动心灵相通,不断夯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基础。
(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坚持好正确的中华民族史观
一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阐释成果及多元化转化过程中,需进一步坚持好正确的中华民族史观,推动“四个共同”“四个与共”如同“芯片”一样,通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贯穿于相关研究阐释和教育宣传和传播工作当中。二是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在提炼标志性概念、原创性观点,审思历史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整理当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故事和生动案例,如多民族助力特色产业链、东西部协作先进事例等等,讲好新时代中国“三交”好故事,不断丰富和发展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文化形象。三是进一步完善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阐释和宣传教育工作格局,按照不同地区、人群和时段,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因类施策,因地宣教,因时调整,推动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二)推动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阐释成果转化多元化
一是深入挖掘梳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创新转化为文艺作品、影视剧、舞台剧等,创新制作一些适合网络传播的音频、短视频、网络文章、纪录片、微电影等,进一步推动躺在考古遗址、书籍论文、研究成果中的“三交”故事走进人民中间,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正确认知“三交”规律,及时推动研究阐释成果转化为思想文化产品。二是建强用好基层宣传阵地,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方式和语言,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宣讲活动。把组织各族各界参与党和国家重大活动打造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渠道和生动课堂。利用好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文化宣传阵地,举办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阐释成果展览,注重浸润式宣传,体验式宣传,拉近各民族群众间的“心灵距离”。三是将“三交”故事、“三交”内涵注入旅游景区、研学基地、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推动文旅产业、特色产业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载体,东西部深度合作联手打造更多品质化、特色化、定制化的“三交”研学旅游新线路和文旅融合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到民族地区旅游,推动民族地区更多的干部群众到内地沿海考察研学,促进当地群众广泛深入参与、外来游客深度融入体验、东西部市场主体深化合作,推进典型示范、创新引领、辐射带动。四是以反映各民族“三交”为主题,抓好数字化赋能,推动线上线下“两结合”,现实与虚拟融合发展。线下制作一批反映交往交流交融主题,各民族共同参与的演艺剧目、非遗展演、特色节庆展会、体育比赛、影视剧、文艺作品等精品节目。同步打造一批以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的“三交云社区”“网络铸牢平台”“‘石榴籽’直播间”等平台,将线下文化产品转化为线上传播力强、点击量高的融媒体产品,营造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网络环境。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社科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