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新闻

福建泉州市政协:

幸福畲乡,“民族团结+乡村振兴” 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王惠兵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26日   第 07 版)

梯田高垒云烟里,风情人家半山中。初夏时节,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官桥镇善坛畲族村,迎着漫山遍野的茶香,畲乡人民即兴起舞,对山盘歌,热闹非凡。

“幸福畲乡,处处都是情。”5月10日,当泉州市政协“少数民族乡村振兴”专题视察组沿着白墙灰瓦的古建筑走进其中,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明媚、秀丽的畲家风情画。委员们感慨之余,不由得随着音乐一同跳起了畲族舞蹈。

近年来,为深入推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尤其助力少数民族乡村振兴,泉州市政协形成了“宗教为主、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民族村常态化长效化帮扶机制。据统计,2018年至今,累计筹集帮扶资金700万元,先后帮扶7个少数民族村,实施产业扶持、内涝治理、村容整治、厕所革命、水利灌溉、道路硬化、亮灯工程等民生事业,助力各族群众创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

当天,从畲家古寨,到文化长廊,再到妈祖庙,视察组一行深入了解了善坛畲族村的乡村振兴工作和融合发展情况,并在村部召开了座谈会。委员们纷纷结合实地视察情况,多角度寻找切入点为全市“民族团结+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融”字是关键。在市政协委员、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闽台书法交流中心副主任梁碧龙看来,当前,应坚持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浓墨重彩地融入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中,并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宣传、展示、营销,培育形成“文化+旅游”新业态,走出以旅兴乡的特色发展之路,真正推动实现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互融共促。

市政协委员、泉州市教育资源配置中心副主任王鸿燕则认为,要突出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同时强化政策支持与引导,从用地、税收、金融、人才培育等方面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吸引全社会资本投入,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让各族群众共享美好生活。

“村寨有特色,班子有战斗力,工作有亮点,全社会有合力。”市政协副主席蔡萌芽表示,希望在接下来工作推进中,既要把握乡村振兴工作的共性,也要把握民族工作的特性,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促进各民族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

2023-05-26 本报记者 王惠兵 福建泉州市政协: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4072.html 1 幸福畲乡,“民族团结+乡村振兴” 融合发展 44,07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