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慈善周刊

让流动儿童和城市一起成长

——公益组织探索连通流动儿童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顾磊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30日   第 09 版)

“在城长”项目服务流动儿童。受访者供图

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为更好地开展对流动儿童的关爱,5月25日,由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主办、好公益平台支持的“连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城长’让流动儿童和城市一起成长”主题媒体沙龙在京举行。

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共同发布的《2020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儿童规模为7109万人,流动儿童占全部儿童比例为23.9%。谁来为流动儿童提供急需的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如何让流动儿童获得平等、公平的发展机会?当天的沙龙上,与会嘉宾对此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物理空间+社会化服务”的探索

“社会公益组织可以为流动儿童提供资源、帮助和社会服务。其中颇有成效的服务模式,是为流动儿童创建一个物理空间并在其中开展结构性的社会活动,通过持续地开展活动,让流动儿童和社区建立连接,将其社会关系扎根于城市。”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陶传进认为,社会公益组织运用参与式的工作方法,发挥流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流动儿童所面对的难题。

这一模式在现实中是否可行?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发总监李远香详细介绍了该机构“在城长生活馆”的项目模式。

“在城长”,顾名思义,就是希望流动儿童和城市一起成长。流动儿童的社区生活现状中有一些不利于其成长发展的因素,如父母无暇陪伴儿童、部分流动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相对滞后、流动儿童和家庭缺少社会支持力量等。针对这些挑战,“在城长生活馆”从提供安全友好的社区活动空间、儿童保护服务、家庭教育支持和儿童社会情感学习与发展机会等方面入手,帮助流动儿童和家庭弥补社区服务不足,助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据介绍,“在城长生活馆”非常关注为流动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社会情感学习与支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吐槽大会”“儿童情绪小组”“生命图书馆”等。借此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与自己、同伴、家庭、自然和社会的良好关系,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在李远香看来,“在城长生活馆”在为流动儿童提供社区服务方面既具有基础性、重要性,又体现出创新性和前瞻性。

生活馆通过本地社会组织的社工,为流动儿童提供全年陪伴和指导,开展最基础的儿童保护、困境流动儿童个案服务,从预防的视角避免儿童权利侵害和困境固化带来的弥补成本,提升流动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培育流动儿童和家长的主体性和社会性。同时,生活馆以本地化运营为原则,以参与者为中心开展社区动员和服务,实现受助者向施助者转变,从而构建本地支持网络,扩大社会合作,实现公益项目和社会组织的有机生长。截至去年底,在北京、青岛、合肥、西安、南宁、贵阳、成都等城市,“在城长生活馆”扎根50余个社区,服务流动儿童、困境儿童总人数达8000人,每年开展活动5500场以上,累计服务近100万人次。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多地政府有关部门依托城乡社区资源建立了“儿童之家”,这是一个以保护儿童权利和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向城乡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活动指导、临时照料、课后托管,健康教育、生活技能和品德与行为指导,心理社会支持、家庭教育指导、儿童保护等服务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

“每一个社区都应该提供儿童友好的空间和服务。”李远香认为,城乡“儿童之家”应盘活公共场地资源,引进、嫁接更多社会组织在地化的社工服务,通过“物理空间+社会化运作”的模式,打通“最后一公里”,去服务更多的流动儿童。

从“流动妈妈”到公益实践者

“在城长生活馆”助力流动儿童成长的项目模式,在现实中是否可行、可复制、可推广?易静用自己的经历,向与会者给出了“完全可行”的答案。

2008年,易静和家人初到北京,那时她是一名全职妈妈,住在一个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

“北京很大,当时除了几个老乡,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就这样在北京很无趣地生活了几年,发现自己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与社会越来越脱节,内心也变得越来越不自信,都不太敢和人打交道,做事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够。那种孤独感、焦虑感真的只有自己知道,无法言喻。”易静回忆说。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易静和孩子第一次参加生活馆组织的亲子活动,活动给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随着母子俩多次参与生活馆的活动,易静逐渐变成了生活馆里的志愿者妈妈,又成为一名全职公益人,先后担任常青藤北京天桥生活馆、太平街生活馆的馆长。

在服务过程中,易静发现周边社区的孩子们缺少深入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于是她设计了“同伴学堂”,以儿童为中心,由孩子们担任小老师,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同年龄的小伙伴作知识讲授,艺术交流,成长共学,游戏互动。“同伴学堂”搭建了一个孩子们对话、交流和互动的平台,有效激励了孩子们的正向学习,增强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及自信心,让孩子对社区生活更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2020年7月,在北京生活12年后,易静一家到天津安家落户。初来乍到,易静敏锐地注意到新小区里的流动儿童数量多、资源短缺。于是,易静在社区居民中开展需求调研,在常青藤团队的支持下,在天津创办了一个全新的“在城长生活馆”并于2023年5月对外开放,继续为当地的流动儿童提供多元化的公益服务。截至目前,新馆注册志愿者达到100人以上,服务儿童达到2000人次以上,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

“有了生活馆这个平台,我们初来天津的焦虑感减少了,孩子和大人都交到了新朋友,孤独感越来越少,大家对天津的新家产生了归属感。”易静说。

连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记者采访发现,流动儿童服务领域是公益组织关注的热点之一,不同公益组织的工作方法既有共通之处,也各具特色。

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从2003年开始探索针对流动儿童的社区教育服务。中心副主任卢金艳介绍,协作者打造的协作者童缘项目秉持“每个孩子都可以改变世界”的理念,以儿童为中心,通过儿童、家庭、社区、社会的“四位一体”服务,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开展社区教育专业服务,并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广泛合作构建服务体系,协助困境人群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

澳门同济慈善基金会北京办事处项目经理翟希婷认为,社会公益组织可以扎根社区,有效地撬动当地资源。此外,还可以有效触达流动儿童的父母,由此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育儿理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在讨论如何将实践证明有效的工作方法,拓展到更广的地区让更多人受益时,与会嘉宾们认为社会组织应该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可以通过政策倡导、公众倡导、社会动员等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和支持流动儿童群体,其中媒体扮演着重要且关键的角色。

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理事长林岳表示,希望各地已经建立的“儿童之家”加速运转起来,使其服务范围能覆盖社区中的流动儿童。她同时希望将流动儿童中的困境儿童也纳入民政系统的困境儿童托底服务对象。“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去连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那么对流动儿童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林岳说。

2023-05-30 本报记者 顾磊 ——公益组织探索连通流动儿童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4253.html 1 让流动儿童和城市一起成长 44,25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