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变身“小茶人”,徜徉在采制茶叶的新奇体验中;学校开展茶主题夏令营和研学活动,在这个夏天让孩子和茶“泡”在一起;中外青少年以茶为媒,交流互动,在一缕茶香中感知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近日,“国际茶日”与“六一”国际儿童节浪漫相约,掀起了一波“少年+茶”的热潮,一系列茶香四溢的活动在全国“遍地开花”。
非遗传承在少年
“积极学习中华茶文化,学泡茶、常品茶、多敬茶,以茶习礼、以茶修身、以茶会友,成为中华茶文化的传播使者。让我们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这是一份由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小茶人俱乐部牵头发起的倡导书,也是一封小茶人群体写给同龄人的“信”。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贴近茶文化,这些年纪不大、茶龄却不短的学生们各显其能,将对茶的喜爱融入展演节目中,或是快板《唱花茶》,或是独唱《采茶姐妹上茶山》,或是茶艺表演《茉莉花茶》、诵读《茶经》……
主办方介绍,小茶人俱乐部自1999年创立,已走过20余载春秋,通过茶知识大赛、茶文化夏令营、冬令营、节日茶会、茶文化教育成果展示交流等活动,带给孩子们多彩的茶世界。
在小茶人俱乐部里,他们讲茶故事、绘制茶画、撰写茶作文、拍摄茶主题微电影、展示茶艺技能,此外还参加“母爱如茶”户外茶席活动、“‘一带一路’茶香世界”国际青少年友谊茶会等,以“国际茶文化小使者”身份走出国门,走进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芬兰、丹麦、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的相关学校进行中国茶文化展示活动,了解世界茶文化,开阔国际视野。
令人欣慰的是,台上的节目和台下的分享,同步吸引着更多的小朋友们沉浸其中,似乎这一刻,茶已向他们展开怀抱,离他们不再遥远。
因茶有了交集
在中华茶人联谊会,此时正盛行一句宣传语——“邀请中华小茶人向全世界推荐心中最喜欢的中国茶”。茶作为桥梁,奇妙地将世界各地的青少年联结在了一起。
“大家好,我是Edward,今年12岁,一直对茶很感兴趣。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黄山毛峰。黄山毛峰是一种绿茶,来自我国安徽……”镜头中,来自北京的陈羽騫正手捧着一个盛满黄山毛峰的茶荷,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向外国小朋友介绍着。
而后,他端坐在茶桌前,有条不紊地温杯、投茶、润茶、闻香,并双手捧起玻璃杯,笑着说道:“欢迎你品尝这杯热气腾腾的中国茶。”由于父亲做茶,他在耳濡目染中加深了对茶的喜爱,此次作为文化传播的小使者,为了更好地将中国茶文化推给外国小朋友,他做了很多功课和准备。
而更令他倍感振奋的,是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小朋友Alexia在看到“邀约”后,特意给他作了“回信”:“你的介绍非常详细,我知道了黄山毛峰来自黄山,茶的口感非常润滑,一般在春天采摘。我们去中国的时候一定会去尝尝!”她和姐姐共同录制了一段小视频,甚至贴心地选用了中文。虽然没有那么熟练,却足见这份真诚的情谊。正是因为茶,让素未谋面的他们有了交集。
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对此乐见其成,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青少年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有的推荐正山小种、有的展示宋代点茶,丰富多元的内容,同样让外国小朋友大开眼界。
在孙蔚看来,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带给世界的礼物。茶正以平等、包容、互鉴、分享的特点,被尊为“和平之饮”,成为连接国际交流的纽带。
“茶+”未来可期
为探索劳动教育与德育、美育相融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地学校有侧重地将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融入日常教学中,茶渐渐走进青少年的视野、走上他们的书桌、走入他们的生活。而各学段的“茶+”课程,丰富了学生们生活体验的同时,也让他们在泡茶品茶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儿童学茶,是以茶为载体的全人教育。”作为从事青少年茶艺教育20余年的资深专家,霍艳平始终抱持着这样的理念。
“学茶,不仅是学泡茶的技术、礼仪。茶,是中国文化里非常包容的载体,它像是一个‘+’号,可以把茶道、茶艺、茶文化、茶历史、茶生物学、茶科学等多种学科都贯穿起来。通过茶德的引导,孩子们学会做人做事。通过茶与综合艺术的学习,能丰富孩子的人文底蕴。通过学习茶的科学知识和冲泡技法,可以服务生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霍艳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