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阐释、深入研究,委员学者们表示,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看来,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道路,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文化的一脉相承。回望历史,历代王朝的物质创造、制度构建、理论思维,都是以文化为底蕴的。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王朝的前后更替或相互并存,但文化体系没有中断,也没有各行其是,而是表现出高度的同质性,根本原因是文化基因没有改变。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表现出继往开来、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特点。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是中华文化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今天的中国是由历史的中国延续发展而来,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者说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我们的根。这是我们党对传统文化认识的重大创新与突破。”卜宪群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提升。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中国人带来思想的引领、精神的充盈,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任孙宝林心潮澎湃,他表示,我们要站在人类文明互鉴的高度,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
中华先民用文字记录历史,从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简牍、帛书,到各种写本、刻本,穿越千年的典籍版本,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其丰富和完备无可比拟。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先秦文史学家方铭告诉记者,在中国文化史上,典籍的传承是延续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我们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历史使命,必须保护好珍贵的典籍版本,同时,立足中华文化立场,加强挖掘阐释,全面深入推进中华悠久历史文明的研究工作。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可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彼此依托 彼此融通 彼此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强调‘两个结合’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并对‘两个结合’的前提、‘两个结合’的结果,‘两个结合’在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方面的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入阐释。在讲话中对‘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反复申明、强调,明确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杨艳秋表示,“两个结合”是党的理论的重要创新,而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又是“两个结合”中最为引人瞩目的理论创新。
对于“两个结合”的关系,杨艳秋认为,“第一个结合”和“第二个结合”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统一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实践。“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将内蕴于“第一个结合”要求中的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等要素凝练、凸显出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有了更为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两个结合”既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包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彼此依托、彼此融通、彼此成就。
“‘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深刻的话语让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深有感触。这两年,他在自己担任主编的《文史哲》和《孔子研究》两份杂志里都开设了“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家思想”栏目,其目的就是推动对作为社会发展理论的儒家思想研究。“儒家的核心是小康、大同、天下为公,其落脚点是治国平天下,这是典型的社会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在王学典看来,儒家学说的诸多理念都是如此,“比如儒家的经济理念是‘道义经济’,追求道义至上,保障基本民生,为经济活动和利益追逐设置伦理界线。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总体理念上是一致的。”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王学典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表示,这对传统文化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文化资源无比丰厚,深入挖掘梳理,赋予其时代活力,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大有可为。
焕发时代活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振奋人心、发人深省。
卜宪群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诸多元素,比如民本、大同、公平、博爱、自由、和合、自然等,是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深厚文明底蕴的象征。不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今天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元素,并不能自动转化为现实,历史证明,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指出‘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文化强国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引了新的方向。”在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林文勋看来,为此要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首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引方向、注入灵魂、培根固本、开启新局;其次要树立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在文化自信中促转化、求发展,全面激发中华文化活力,让中华文化不断走向未来;再次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走进‘历史的深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最后要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秉持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虚心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让中华文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新的力量与贡献。”林文勋认为。